光电鼠标工作原理 光电鼠标原理是什么( 三 )


第一代光学鼠标原理:这种光电鼠标在精度指标上的确有所进步,但它在后来的应用中暴露出大量的缺陷 。首先,光电鼠标必须依赖反射板,它的位置数据完全依据反射板中的网格信息来生成,倘若反射板有些弄脏或者磨损,光电鼠标便无法判断光标的位置所在 。倘若反射板不慎被严重损坏或遗失,那么整个鼠标便就此报废;其次,光电鼠标使用非常不人性化,它的移动方向必须与反射板上的网格纹理相垂直,用户不可能快速地将光标直接从屏幕的左上角移动到右下角;第三,光电鼠标的造价颇为高昂,数百元的价格在今天来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在那个年代人们只愿意为鼠标付出 20 元左右资金,光电鼠标的高价位显得不近情理 。由于存在大量的弊端,这种光电鼠标并未得到流行,充其量也只是在少数专业作图场合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随着光机鼠标的全面流行,这种光电鼠标很快就被市场所淘汰
◆第二代光电鼠标
虽然第一代光电鼠标在市场中惨遭失败,但全数字的工作方式、无机械结构以及高精度的优点让业界仍然为之瞩目,如果能够克服其先天缺陷必可将其优点发扬光大,制造出集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耐用性的产品在技术上完全可行 。最先在这个领域取得成果的是微软公司和安捷伦科技 。1999 年,微软推出一款“IntelliMouseExplorer”的第二代光电鼠标,这款鼠标所采用的是微软与安接仑合作开发的 IntelliEye 光学引擎,从这个时候起,人们才对鼠标的内部控制芯片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使得安捷伦芯片成为了良好鼠标控制核心的代名词 。IntelliMouseExplorer 采用的 IntelliEye 引擎是微软和当时还在 Hp 内的安捷伦公司合作设计的,规格为 1500Hz、400CpI 。也就是在此时,扫描率、分辨率等鼠标衡量标准才被人们所重视
第二代光学鼠标的结构与上述所有产品都有很大的差异,它的底部没有滚轮,也不需要借助反射板来实现定位,其核心部件是发光二极管、光学引擎和控制芯片 。工作时发光二极管发射光线照亮鼠标底部的表面,同时微型摄像头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进行图像拍摄 。鼠标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图像传送给光学引擎进行数字化处理,最后再由光学引擎中的定位 DSp 芯片对所产生的图像数字矩阵进行分析 。由于相邻的两幅图像总会存在相同的特征,通过对比这些特征点的位置变化信息,便可以判断出鼠标的移动方向与距离,这个分析结果最终被转换为坐标偏移量实现光标的定位 。第二代光学鼠标的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初衷 。它既保留了光电鼠标的高精度、无机械结构等优点,又具有高可靠性和耐用性,并且使用过程中勿须清洁亦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诞生之后迅速引起业界瞩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