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络传输介质

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数字化和工业4.0带来的设备激增和数据量的急剧增加正在改变通信领域 。例如:过程自动化等领域需要使用集成网络,以支持工厂范围内的连接需求 。我们必须从运营技术(OT)机器中提取并处理数据,然后将处理过的数据提供给公司层面的计算机系统(IT)进行进一步处理 。由于之前的4 mA至20 mA或现场总线应用在数据通信方面遇到了瓶颈,以太网开始成为通信标准 。首先是新的以太网标准10BASE-T1L,一种2线以太网解决方案,线路长达1000米,传输速度为10 Mbps,同时支持PROFINET、Ethernet/IP、OPC UA、Modbus-TCP等传输协议 。利用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2线布线,从而避免浪费我们的投资 。
本文介绍了10BASE-T1L的基础知识,并展示了与选择各种应用适用连接器相关的产品 。通过数据线实现各种互连设备的电力传输在10BASE-T1L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数据通信不仅在工业领域,在过程自动化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之前的4 mA至20 mA或现场总线应用由于数据量的激增也开始遇到瓶颈,因此以太网开始成为通信标准 。标准的4线以太网解决方案已发展为2线解决方案,我们称之为10BASE-T1L,该解决方案由单对双绞线或单对以太网(SPE)组成 。10BASE-T1L位于物理层之上,兼容现有的100 Mbps或1000 Mbps工业以太网技术,因此可作为一种补充 。
10BASE-T1L开始标准化,尤其是在过程自动化领域,并且有可能在该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该领域的传感器和执行器通常都是通过4 mA至20 mA模拟接口或现场总线进行连接 。与机械工程或工厂自动化不同,过程自动化的传感器和执行器通常与控制系统或远程I/O系统有一定距离 。常见的距离为200-1000米或更远 。
但是10BASE-T1L到底是什么,这种技术具有什么优势,它为什么会成为新标准?
10BASE-T1L意味着什么?
10BASE-T1L这个名字大致解释了其含义 。这里使用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缩写 。

什么是网络传输介质


介质类型中的"10"是指10 Mbps传输速率 。"BASE"是指基带信号,即只有以太网信号才能通过介质传输 。"T"代表"双绞线" 。数字"1"代表1 km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后面跟着的"L"代表"长距离",意味着段长可能为1 km甚至更长 。
此外,还存在其他网络技术,如10BASE-2(最大段长为185 m的较细同轴电缆)、10BASE-5(最大段长为500 m的较粗同轴电缆)、10BASE-F(光缆)或10BASE-36(具有多个基带通道,且最大段长为3600 m的宽带同轴电缆) 。
10BASE-T1L可分类至OSI模型的哪一层?
10BASE-T1L可使用现有的2线基础设施,线路长度高达1000 m,传输速度为10 Mbps 。物理以太网技术仅在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第1层(位传输层或物理层)定义 。10BASE-T1L在位传输层之上,支持常用以太网协议(如PROFINET、Modbus等)以及楼宇管理系统中常用的其他总线系统(如BACnet、KNX和LON) 。表1为模型层及协议和总线系统概览 。
展开全文
表1. OSI模型及其协议和总线系统概览
10BASE-T1L可利用第1层的特殊以太网PHY实现 。以太网帧通过介质无关接口(MII)、简化MII (RMII)或简化千兆MII (RGMII)在MAC和PHY之间传输 。
MAC由以太网标准IEEE 802.3定义,在数据链路层(第2层)中实现 。PHY构成物理接口,并负责传输介质和数字系统之间数据的编码和解码 。
10BASE-T1L可与哪些设备和机器一起使用?
现有基础设施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与其一起使用?
10BASE-T1L设计用于在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过程自动化应用中取代4 mA至20 mA标准化信号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通过4 mA至20 mA电流环路连接的旧款现场仪表必须更换为支持10BASE-T1L的现场仪表 。这些传统设备可通过软件可配置I/O (SWIO)模块进行连接,而远程I/O则用作通过10 Mbps以太网上行链路与PLC连接的采集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