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有云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什么庭有枇杷树为什么感人?

“三五”指的是农历每月十五,出自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意思是:每月十五的夜里,明亮的月光洒满半面墙壁,桂花的影子杂乱地映在墙上,风一吹,影子也跟着摇曳,袅袅婷婷,十分可爱 。

项脊轩志有云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什么庭有枇杷树为什么感人?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分两次写成,前四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归有光18岁,他通过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 。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 。
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 。作者借一轩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简洁,表达了深厚的感情 。全文语言自然本色,不事雕饰,不用奇字险句,力求朴而有致,淡而有味,营造出一种清疏淡雅的感觉 。
项脊轩志有云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什么庭有枇杷树为什么感人?


归有光简介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 。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
项脊轩志有云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什么庭有枇杷树为什么感人?


【项脊轩志有云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什么庭有枇杷树为什么感人?】庭有枇杷树为什么感人?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意思是:庭院里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的,现在已经长得挺拔高大,枝繁叶茂像伞一样了 。
写出了作者至今不忘亡妻的情景,这里没有悲哀、悲伤一类的字眼,但睹物思人,悲伤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妻初亡时栽下枇芭树,如今已亭亭如盖了,过去了这么久,可妻子的记忆还是无法抹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