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我们能吃到什么?( 五 )


3楚地风味
与肉食丰富的北方菜系相比,南方江淮流域的列国权贵,则有品瓜果、啜花椒和偏爱水产禽类的食性 。
当年齐国晏子使楚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这位身材矮小的智者用三寸不烂之舌让楚王拜服不已 。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位大才子刚到楚国的时候就在餐桌上被楚国人耻笑了一番 。
当时的楚王用楚国的桔子款待晏子,并准备了专门的刀削来剥皮 。没吃过桔子的“北方人”晏子居然囫囵吞“桔”,直接把桔子放在嘴里嚼起来,着实令南方的楚国人啼笑皆非 。犯了尴尬癌的晏子只好用“赐人主之前者,瓜桃不削,桔柚不剖”的说辞来为自己解围 。
?
桔子可以说全身是宝,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肉、皮和叶皆可入药
当时的南方各国也用花椒作为香料 。
05
东周时期,饮食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饮食器具、食品加工和烹饪技术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出现了多种烹调方法和烹调名家 。同时调味品也增加了一些新味型的原料 。那时实行一日两餐(或三餐)制与分餐制 。普通民众受粮食定量的制约,艰难度日;而贵族们经常举行各种宴饮活动,并有规范的礼仪 。
1、粮食在两周的饮食结构中,粮食居于主体地位 。除了以前常见的粟、黍外,麦(包括大麦和小麦)、麻、菽、稻的种植日益普遍 。到东周时,菽的地位有所提高,“黍稷”并提被“菽粟”并提所取代 。此外,还有苽、赤豆、薏苡等 。
2、蔬菜蔬菜都是由野生种经过天然淘汰和人工培育而成为栽培作物的 。两周时期的蔬菜种植业已经相当发达,见于文献记载的品种有二十几种,其中属于栽培的有葵、藿、薤、葱、芸、甜瓜、瓠、葑、姜、笋、蒲、芹、莲、藕、茭白、菱、芡、菲、芋等 。此外,属于野生或者可能是野生的蔬菜有莼、薇、蘩、藻、蕨、荇菜、堇、茶、芣、卷耳、芝、菖蒲等等 。
3、果实两周时期可以确定为人工栽培的桃、李、枣、棘、梨、柤、栗、榛、梅、桔、柚等 。此外还有桑椹、甘棠、杜、沙棠、郁、杞等等,多数是野生的 。
4、肉类后世主要的家畜、家禽品种那时都已具有 。其中主要的有猪、牛、羊、犬、鸡、鸭、鹅、鸽等 。
5、水产伴随着捕捞工具的改进、人工养鱼的开始、近海捕鱼的开展,鱼产量上升,品种增多 。仅《诗经》记载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鱼类就有18种之多 。嘉鱼、鲂鱼、(鱼与)鱼、鲤鱼,在当时就成了名贵佳肴 。鱼类之外,龟、鳖、蚌、蛤等水产动物也是人们很早就经常捕捞的食物 。
6、野味西周至战国,田猎依然是人们补充动物食物的途径之一 。那时狩猎一般在农闲进行,且与军事演习结合 。据《诗经》记载,那时常见的野兽有象、虎、豹、狼、熊、罴、麋、鹿、狐、兔、兕等 。还有许多野禽 。春秋晚期至战国,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田猎在食物来源中的重要性日益降低 。但楚国由于气候温暖,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远远多于北方,捕猎物在饮食中依然占有较大比例 。楚国的猎物有犀、兕、麋、鹿、熊、虎、豹、兔、猩猩、牦牛、大象、鸹、凫、鸧等 。上述食物以素食为主,以肉食为辅 。这种饮食结构无论贫富大都如此 。只不过富贵之家肉食比例比一般人家高一些 。早在商代,粮食消费定时定量已皆成俗 。此俗到春秋战国,犹为下层社会所沿袭 。直到战国末年,下层社会仍然沿袭着一日两餐的习俗,并且一般实行早饭稍多而晚饭稍少,以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制度相适应 。但也有早饭晚饭粮食数量一样的 。与下层社会一日两餐并行的,使中上层社会的一日三餐制 。即在两餐之外,又加一夜餐 。《黄帝内经·素问》载战国行一日十六时制,除有“早食”、“下(饣甫)”之外,还有“晏(饣甫)”,即夜食 。大概在战国末年,一日三餐制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贵族与平民在饮食上最大的区别在于餐饮礼仪 。贵族在餐桌上的礼节可谓极尽繁琐之能,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都有区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