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写包的格式与称呼 七月半烧包的习俗

中元节写包的格式与称呼:包袱的文字是直排的 , 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为: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X封(即: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给XX);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经故去的XXX老人收用);第四列:孝XX祀(即:阳世孝人XXXX祭奠);第五列:天运XX年XX月XX日叩化(即:农历跪拜焚化的日期) 。
【中元节写包的格式与称呼 七月半烧包的习俗】

中元节写包的格式与称呼 七月半烧包的习俗


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 , 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 , 牌位下边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香花、麦芽、盘香、蜡烛等摆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 , 每天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 , 供奉时需要先净手作揖上香 , 供奉后需要烧化纸钱 。
中元节写包的格式与称呼 七月半烧包的习俗


二、封包:包 , 也叫包袱 , 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 。包 , 分为花包和白包 , 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纱衣和路票 , 纱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 , 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 , 有纱衣和路票的是花包 , 没有纱衣和路票的是白包 。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 , 花包则用于死亡超过三年的先人 。
三、写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 。这虽是一项简单工作 , 但由于学校里没这科目 , 就使许多人不懂而经常弄错 。写包时 , 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 , 然后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 。
中元节的简介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别名:盂兰盆会) , 是指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 , 俗称“七月半”(华南地区为七月十四 , 一些地方为七月十三) , 有些地方俗称该节日为鬼节、施孤或亡人节等 。一定意义上 , 中元节归属道教 , 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
盂兰盆会的意义盂兰盆会 , 也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供 。盂兰盆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 , 所以 , “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 , 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 , 供养佛陀和僧侣 , 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