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栽培技术

【何首乌栽培技术】何首乌 , 别名交藤、赤首乌、紫乌藤 , 学名polygonummultiflorum thunb. , 属蓼科(polyglnaceae)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何首乌嫩茎、叶、块根均可食用 , 其块根又称首乌 , 茎称夜交藤均为滋补上品 。我市何首乌主要分布于万市等镇 。

1、植物学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中空 , 长3~4米 。有肥大块根 , 外皮黑褐色 , 内粉红色 。叶互生 , 心脏形 , 全缘 , 光滑无毛 , 有柄 , 托叶鞘短筒形 。花序圆锥状 , 顶生或腋生;花小 , 白色 , 花被5裂 , 外面3片背部有翅;雄蕊8 , 花柱3 。蒴果椭圆形 , 3棱 , 黑色 , 有光泽 。

2、生物学特性 野生于灌木丛、山谷沟边、林缘地、山坡或路边 。适应性较强 , 喜温和潮湿气候 , 对土壤要求不严 , 一般土壤均能种植 。忌干燥和积水 。

3、栽培管理

(1)繁殖 何首乌行种子、扦插和分株繁殖 。

①种子繁殖: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 , 按行距30~35厘米进行条播 , 覆土l~2厘米 , 用种量30千克/公顷左右 。播后15天左右出苗 。

②扦插繁殖:一般在雨季进行扦插 。选健壮无病株的茎藤 , 剪成25厘米左右的插条 , 每根插条应有2个节以上 , 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5 ~30厘米扦插 , 芽向上斜插 , 入土2/3 , 每穴插2~3根插条 , 覆土压紧 , 浇水 。10天左右可生根 。

③分株繁殖:于秋季刨收块根时或春季萌芽前刨出根际周围的萌蘖 , 选有芽眼的茎蔓和须根生长良好的植株 , 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5~30厘米挖穴栽种 。

(2)田间管理

①间苗与定苗:种子繁殖幼苗高10厘米左右时 , 间除过密或弱苗 。苗高15厘米时 , 按株距25~30厘米疏弱留强定苗 。

②肥水管理:何首乌喜肥 , 除施足底肥外 , 幼苗期迫施一次清淡人畜粪尿水 , 以利幼苗生长 。翌年5月追施一次人粪尿 , 施后浇—次清水 。9~10月份每公顷施杂肥或厩肥15000~22 500千克 。
③搭架:苗高30厘米左右时 , 插设支架 , 使茎蔓缠绕向上生长 , 并及时疏叶整枝 , 促进植株旺盛生长 。

④病虫防治:何首乌的病害主要是叶斑病和根腐病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波尔多液(0.5:0.5:150)等均可用于防治叶斑病 。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或75%百菌清1500倍液喷射茎基 , 对根腐病有一定防效 。

4、采收与贮藏 于春季萌芽后 , 待植株20~30厘米高时 , 一次或分次采收嫩茎叶 。植株3~4年后可收获块根 , 采收于秋季进行 , 采后鲜食或切片晒干 。何首乌的茎藤在栽后第二年秋季落叶时割下茎藤 , 除去细枝和残叶 , 切成长约70厘米的茎段 , 捆扎成把 , 晒干入药 。

5、营养价值及其利用 何首乌块根含卵磷脂及葸醌衍生物(激离及结合状态) , 以大黄酚、大黄素为最多 , 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佯地黄葸醌及食用大黄甙 。此外尚含淀粉、卵磷脂以及许多微量元素 。嫩茎叶中含丰富的维生素 , 其中以胡萝卜及维生素c的含量高 , 每100克可食部中含胡萝卜素为7.30毫克 , 维生素b21.05毫克 , 维生素c131毫克 。

(1)药用 何首乌性味苦、甘、温、无毒 。块根有补肝肾、益精血、养心安神的功效;生用润肠、解毒散结 , 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贫血、须发早白、失眠、血胆固醇过高、遗精、白带等 。茎藤性味甘平 , 有养心安神、祛风湿功效 , 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全身酸痛 , 外用治疮癣搔痒 。另外 , 据药理研究表明 , 何首乌对肺癌、骨癌、脑肿瘤、甲状腺癌、白血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