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暮雨送李胄赏析 赋得暮雨送李胄原文

《赋得暮雨送李胄》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 , 这首诗虽是送别 , 却重在写景 。诗的首联写送别之地 , 扣紧“雨”、“暮”主题 。二、三两联渲染朦胧暗淡的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 , 鸟飞空中 , 海门不见 , 浦树含滋 , 境地极为开阔 , 极为邈远 。末联写离愁无限 , 潸然泪下 。

赋得暮雨送李胄赏析 赋得暮雨送李胄原文

文章插图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代: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 建业暮钟时 。
漠漠帆来重 , 冥冥鸟去迟 。
海门深不见 , 浦树远含滋 。
相送情无限 , 沾襟比散丝 。
《赋得暮雨送李胄》注释⑴赋得:分题赋诗 , 分到的什么题目 , 称为“赋得” 。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 , 故称“赋得暮雨” 。李胄 , 一作李曹 , 又作李渭 , 其人 , 其事 , 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 , 似已无考 。从此诗看 , 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 。
⑵楚江:指长江 , 因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 , 皆为古代楚国境 。
⑶建业:今江苏南京 。战国时亦楚地 , 与楚江为互文 。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
⑷漠漠:水气迷茫的样子 。
⑸冥冥:天色昏暗的样子 。
⑹海门:长江入海处 , 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
⑺浦:近岸的水面 。含滋:湿润 , 带着水汽 。滋 , 润泽 。
⑻沾襟:打湿衣襟 。此处为双关语 , 兼指雨、泪 。散丝:指细雨 , 这里喻流泪 。
《赋得暮雨送李胄》翻译楚江笼罩在一片蒙蒙细雨中 , 而建业城正敲响暮时的钟声 。
江面上的水汽使得到处迷蒙导致帆影重重 , 天色渐渐昏暗鸟儿也慢慢归去 。
【赋得暮雨送李胄赏析 赋得暮雨送李胄原文】长江入海处深远不见 , 江边的树木被雨滴滋润了一番 。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 , 雨水跟泪水打湿了衣服就像江面的雨丝一样 。
《赋得暮雨送李胄》赏析首联“楚江微雨里 , 建业暮钟时” , 起句点“雨” , 次句点“暮” , 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 。“暮钟时” , 即傍晚时分 , 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 , 所谓“暮鼓晨钟” 。以楚江点“雨” , 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 , 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 。“微雨里”的“里”字 , 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 , 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 。这样 , 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 。这一联 , 淡淡几笔 , 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 , 同时 , 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 , 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 ,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 浦树远含滋 。”细雨湿帆 , 帆湿而重;飞鸟入雨 , 振翅不速 。虽是写景 , 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 。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 。四句诗 , 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 。从景物状态看 , 有动 , 有静;动中有静 , 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 , 但帆重犹不能进 , 鸟迟似不振翅 , 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 , 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 , 浦树可见水雾缭绕 , 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 。从画面设置看 , 帆行江上 , 鸟飞空中 , 显其广阔;海门深 , 浦树远 , 显其邃邈 。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 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 , 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
在这首诗里 , 那冥冥暮色 , 霏霏烟雨 , 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 , 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 , 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 , 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 , 挂牵着诗人的情思 。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 。南京临江不临海 , 离海门有遥遥之距 , 海门“不见” , 自不待言 , 此处并非实指 , 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 , 就视觉范围而言 , 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 , 那里似有孤舟漂泊 , 所以诗人极目而视 , 神萦魂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