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习俗有哪些?

01、立春习俗:迎春、游春(探春、游行)、咬春、打春等等 。立春 , 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 , 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 是干支历的岁始 , 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 , 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 。

立春的习俗有哪些?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 , 事先必须做好准备 , 进行预演 , 俗称演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 , 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迎春设春官 , 预告立春之时 。然后祭句芒神 , 句芒为春神 , 即草木神和生命神 。古时祭祀完句芒神就由郡县太守等象征性耕种 , 并打春牛 , 代表民间可以进行耕种了 。
【立春的习俗有哪些?】游春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的祭祀游行活动 。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样子走在队伍前 , 由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 , 其他人打扮成牧童牵牛、大头娃娃送春桃等各种象征春天的形象 。这次游春之后就是意味着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 , 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立春那日游春也叫探春) 。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 , 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吃春饼和春卷 , 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 , 立春这一日 , 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 。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 。其实其意义并不限于此 , 除解困外 , 萝卜还可以解酒、通气 , 具有营养、健身、祛病等功效 。
打春又叫“鞭春牛”“鞭土牛” , 起源较早 , 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因为 , 春牛在塑制时 , 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 , 当牛被打烂时 , 五谷就流了出来 。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 , 预示仓满粮足 。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
立春是“四立”之一 , 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 , 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在自然界 , 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时至立春 , 在我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 , 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 南北跨度大 , 各地自然节律不一 , “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 , 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