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是谁写的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意思

荀子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 , 意思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 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 , 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是谁写的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意思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原文君子立志如穷 , 虽天子三公问正 , 以是非对 。君子隘穷而不失 , 劳倦而不苟 , 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原文注释岁:岁月
松柏:松树和柏树 。两树皆长青不凋 , 为志操坚贞的象征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原文翻译君子一旦树立了志向就坚定不移 , 即使天子、三公询问政事 , 也根据是非的实际情况来回答 。君子穷困而不丧失志气 , 劳累而不苟且偷安 , 面临祸患而不背弃平时坐席上说的话 。岁月不寒冷就无从知道松柏的坚毅挺拔 , 事情不危难就无从知道君子的志向远大 。作为君子 , 没有一天不在坚持他所认为正确的东西即道的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是谁写的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意思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处简介《荀子》全书一共32篇 , 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 。在前27篇中 , 也有几篇 , 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
《大略》讲的是大的方略 , 文中坚持儒家思想 , 导出道德、仁义、利益的关系 。荀子本文延续前文的思想 , 一直表明人性的本质是欲望 , 如何巧妙满足百姓的欲望而又能使国际太平 , 就在于如何合理的引导百姓理解道德、仁义和利益的关系 , 那就始终贯穿礼仪这个要素 , 懂得了礼仪只要 , 便能平衡利益关系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 名况 , 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 , 战国末期赵国人 ,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 , 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 , 两度出任楚兰陵令 。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 , 收徒授业 , 终老于斯 , 被称为“后圣”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 , 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 , 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 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是谁写的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意思】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 , 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