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心修改提升新闻稿件质量?


如何精心修改提升新闻稿件质量?


修改稿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 。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就感叹过:“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虽然艰难,但是修改对于提高新闻稿件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稿件的修改,大到变更体裁、改换角度,调整结构,小到遣词造句、校正标点,通过修改会明显提升稿件的质量 。

修改新闻稿件,一方面体现编辑、采访人员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对文字斟酌的能力 。所以稿件的作者首先在主观上要提高对稿件修改的认识,克服烦躁、飘浮的情绪和作风 。一篇文章完成后,要沉下心来,反复看两遍,确认无误后再提交给编辑 。如果时间允许,尤其是调查类稿件,可以自己修改,也可以请编辑提出修改方案后,再由作者斟酌修改 。
【如何精心修改提升新闻稿件质量?】对稿件的修改,要求编辑、采访人员要具有胸怀全局的意识 。全局是带根本性的问题 。从全局出发,才能居高临下,把握稿件的主题,分清稿件的主要事实、次要事实及相关与无关的材料 。从而运筹帷幄,合理安排材料,更好地去表现主题,突出主题 。正如刘熙载所说:“主脑既得,则须制动以静,制烦以简,一线到底,百变而不离其宗 。”以调查类稿件为例,文章主题的选择要正确,观点要客观全面,能立得住,占有的新闻事实典型,逻辑清晰,当然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采访人员采访时就付出大量辛苦的努力,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修改上下功夫 。以《双鸭山日报》经济导刊部的一些调查类稿件为例,我们提倡采访人员要尽最大能力反复修改,在采访人员拿出稿件后,再由编辑把关提出修改意见,如果涉及到观点及文章结构问题,一般由编辑和采访人员共同研究后提出修改方案,有时甚至制作出稿件的大标题和小标题,返回采访人员重新修改 。有时一篇稿件拿出来后,部室同事都发表意见,这样集思广益最后成稿后一般就比较能经得起推敲 。对于重点报道稿件的修改,部室把握不好的,就请业务领导把关 。

对于稿件的修改,要求编辑、采访人员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把握稿件全局的基础上,局部细节也不可忽视 。细节的出入往往也会歪曲原意,影响稿件的价值 。稿件修改完后,要从头到尾阅读一遍,重要的稿件还要多看两遍,一方面通过检查可以发现修改后是否遗留下毛病,如衔接不紧、缺词落字、标点不妥等,及时补正 。另一方面,通过检查往往发现个别地方还可以改得更好,也能马上再行修改 。鲁迅十分强调修改后的检查,他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时,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 。这个“顺口”,就是对修改后稿件的精益求精的更高要求 。鲁迅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那么,作为编辑、采访人员在修改稿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宏观的观点、事实,到微观的文字、标点都需要精心提炼、加工,总结多年来从事编辑工作实践的一些体会,笔者认为,修改稿件大致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一、对新闻事实进行核实和修正

稿件的内容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必须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事实,这就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核实和修正 。事实的订正包括内容和表述两个方面 。事实的内容错了,必然会造成报道的不真实、不准确;事实的表述不当,同样会使得事实模糊乃至歪曲 。因而,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准确、科学、统一、清楚 。作为编辑,要善于发现与认识这些差错 。分析法是新闻编辑通过对稿件所叙述的内容和叙述方法、写作条件等进行逻辑分析,发现其破绽和疑点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在改稿时一般会首先采用;但是,有些情况下,分析法只能帮助编辑发现问题,到底是错在哪里,真实的情况和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怎样的,仅靠编辑的知识和经验还不足以得出结论,这时就要采用核对法,即新闻编辑借助有关资料,发现和纠正稿件中的事实差错的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