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育苗须防4种异常苗

一、徒长苗 。徒长苗是指茎秆纤细、节间长、叶薄色淡、组织柔嫩、根须稀少的瘦弱秧苗 。
1.幼苗徒长的原因 。在棚室育苗过和中,如果播种密度过大、光照不足、棚内湿度大、温度偏高,特别是夜温偏高,氮肥过多等,容易引起苗子徒长 。
2.防止措施 。一是采用合理的播种密度,使秧苗有一定的营养面积 。二是在幼苗生长到2-3片真叶时,要及时分苗或间苗,以免幼苗发生过度拥挤而影响通风造成的幼苗徒长 。三是适时降低夜间温度 。根据幼苗不同时期对温度的要求,灵活控制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及时通风,适当降低夜间温度 。四是合理施肥和控水 。营养土配制要科学,注意氮、磷、钾配合施,合理控制氮肥和水分的施用量 。五是秧苗一旦发现徒长,可用50%矮壮素稀释2000-3000倍液喷洒秧苗或浇在床土上,每平方米1升左右,可有效地抑制幼苗徒长 。
二、老化苗 。苗体弱小,节间缩短,叶片灰绿色,根系老化发锈,花芽分化早,营养生长受到抑制的矮化苗 。
1.老化苗产生的原因 。在育苗时,如果床土过干、床温过低、土壤中肥料不足、育苗期间怕徒长,过度控制水分,最容易产生老化苗 。
2.要防止老化苗产生,重点在“促”,尽快恢复植株的营养生长 。一是苗期控水不要过分,应经常保持床土湿润 。二是适当提高棚温,特别是夜间棚温,防止花芽过早分化,促进营养生长 。三是床土中肥料要充足,苗期一旦缺肥,可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
三、病苗 。常见的病苗主要由猝倒病和立枯病 。
1.病苗产生的原因 。在育苗时土壤或肥料带菌,种子带菌,棚内通风不良,光照不足,特别是遇有连阴雨雪天气,棚内湿度大时,幼苗更容易受到病菌侵染产生病苗 。
2.预防病苗产生的措施 。一是药剂浸种 。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和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按3:1混配浸种 。
二是床土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1混合,每平方米用药8-10克,加细土10-15公斤拌匀配成药土,播种时将三分之二药土撒于畦面上,播后再用三分之一药土覆盖在种子上 。三是加强管理 。施足优质腐熟粪肥,播种密度不宜过大,严防大水漫灌,以免苗床湿度过大 。如果苗床湿度较大,要适时通风,也可撒细干土或草木灰降低湿度,并注意保温 。及时拔除病苗以防蔓延 。
四、戴帽出土苗 。苗出土后种皮不脱落,子叶被种皮夹住无法伸展,直接影响子叶的光合作用,造成幼苗生长不良或形成弱苗 。
【蔬菜育苗须防4种异常苗】1.戴帽出土的原因 。一是种子成熟度不够、贮藏过久或受病虫危害,活力降低,出土时无力脱壳 。二是苗床底水不足,种子尚未出土,表土就已变干,种皮干燥变硬,牢牢夹住子叶,造成幼苗“戴帽”出土 。三是播种过浅或覆土过薄,造成水分散失过快、床土过硬 。此外,出苗后过早揭掉覆盖物或在晴天中午揭膜,致使种皮在脱落前变干也易出现戴帽出土苗 。
2.预防戴帽出土的方法 。一是选用优质成熟的种子 。二是覆土厚度要合适,一般为1-1.5厘米,播种后紧贴苗床覆盖一层地膜,即可升温,又可保持土壤湿润,使种皮柔软易脱落 。三是当覆土薄或床面出现龟裂时,要适当喷洒清水,并撒盖一层较湿润的过筛细土,增加土表湿润度和土壤对种子的摩擦力,帮助子叶脱壳 。四是对少量戴帽苗,可在早晨种壳湿润柔软时,进行人工脱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