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笔画输入,牢记汉字文化瑰宝

有一种悲哀叫“提笔忘字。
在教育部举行的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指出,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那个字的大概形状,但是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 。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与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 。专家呼吁:在网络时代,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
曾几何时,一个人写字的水平意味着他的修养和素质 。而E时代的到来,电脑打字的书写方式,已悄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手写文字的习惯 。面对着曾经熟悉的文字,手指放在键盘上,就知道该按哪个钮,但拿起笔,许多字却印象模糊写不出来 。这种“手写时代老年人才会经常出现的“提笔忘字现象,在年轻人的身上表现得愈来愈明显,被人戏称为“电脑失写症 。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大学生对电脑等数码多媒体有依赖感,遇到结构稍微复杂一点的汉字就要借助手机和电脑来“救助 。在某人才招聘会上,一些应聘大学生的电子简历装祯精美,电脑编排功夫非同一般,但他们的汉字书写简直没法看,甚至有人连填表书写“聘任的聘字都要抬头看招聘现场的大标语 。去年,某媒体采访人员在IT行业聚集区街头随便找行人做了个调查,让他们写出“尴尬一词,结果十余位过路的大学生、高三学生和公司白领等,竟无一人能正确写出来,着实令人“尴尬了一回 。
曾记否,我们在孩子刚刚学习汉字时,老师依照书上的象形文字,来形象的说明每个汉字所蕴含的意义,那时就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然而,到了今天,在我们操作电脑打出一串串漂亮汉字的同时,却往往无法正确而流利的在书本上写下来,现在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在微机上操作考试时往往一挥而就,然而着落在书本或是试卷上的字迹,却惨不忍睹,错别字连篇 。有时甚至你随便指出一个字,他都弄不清楚这个字的偏旁部首,间架结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甚至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即将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中流砥柱,这个民族的脊梁 。试想一下,一个民族的中流砥柱,却不能继承他所在民族的文化传统,那么,他们是什么?
众所周知,汉字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象征 。不论是方正的楷书、俊秀的小篆,还是遒劲的草书,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即便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国外的专家学者认为: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在开发智力上是没有止境的;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正因为如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中,都将“书法列入必修课 。在很多外国人都把汉字当成一门艺术,在积极地学习中文的今天,国人却因电子书写的推广,让“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成为另类景观,不仅提笔忘字,而且提笔写错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还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是儿童化的趋势,实在是一种悲哀 。这样的“写字困境频现,不仅隐藏着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中文教育的失落与迷失,也意味着传统的汉字书写艺术及其所传承的中国语言文化也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值得我们反思和重视 。当务之急,有必要将汉字作为一种“国粹来进行保护,让每一个公民对这种民族文化敬畏有加 。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应在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同时,重拾传统学习方式,培养阅读图书、手写文字习惯;我们的中小学校也要与时俱进,在研究语言教学的技术手段、推进板书教学的同时,抓好学生的“手书训练,不仅要求学生用手写作业,更要在我们庞大而运转自如的考试机器里,加入关于写字的内容 。如此,“提笔忘字的“别扭才会淡出我们的视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