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说普洱茶发酵那点事

景云/文
话说 , 这个话题 , 以前就说过了 , 网上说这个问题的人也多 , 实在不想再多废话 。。。不过上次说的不够细 , 那就再阐述一次我对于普洱茶发酵的理解 。
【景云说普洱茶发酵那点事】以下纯属个人浅见 , 只想简单说说看法 。
发酵一事 , 用普洱生茶和熟茶分别去说
先说熟茶吧(因为不熟 , 简单说):
熟茶在整个普洱茶历史来说 , 算是新技术 , 大概是70年代中才有的技术 , 应该说是属于人工发酵 , 大概工艺是晒青毛茶(相信现在都是烘青了)通过数次“渥堆”工艺后 , 令其发酵 , 从而快速达到十数年货数十年发酵效果为目的 , 再蒸压成各种饼型 , 但是这只是开始 , 后期茶饼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微生物在干净的环境下再次进行后发酵 , 通常人们说新熟茶堆味重 , 火气大 , 放放就好了 , 就是为什么新熟茶远没有三年以上熟茶好喝的原因之一 , 以前景云举过一个熟茶其实是走下坡的例子 , 也是大同小异 , 这里就不多说了 。
至于说 , 现在熟茶有没有在渥堆前后改良技术?我觉得应该是有的 , 这两三年一直有接触过一些大厂小厂的熟茶 , 都感觉有变化 , 只是不知道是以何种形式进行 , 毕竟自己对熟茶兴趣不大 , 只是爱屋及乌罢了 , 也懒得研究 , 不过对于熟茶 , 不说别的 , 光是出于卫生状况出发 , 景云还是建议大家选择大厂一线 , 要是自认为对熟茶有一定的鉴别能力的朋友 , 那就当我放屁好了 , 呵呵
接着说生茶:
首先 , 把生茶工艺步骤简单说明——鲜叶-采摘-萎凋-杀青-揉捏-晒干-毛茶前半部基本是这样(这里说的是传统工艺 , 那些烘青~烘焙~冷热发酵~空调发酵~人为添加东西等等等等那些茶不算)
先说说 , 我的看法 , 我觉的生茶的发酵是在成品后 , 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微生物在干净的环境下和茶饼自身物质进行后发酵茶 。
但要说 , 在做成饼之前会不会有制作前发酵呢?答案是有的
萎凋、揉捏、干燥以及毛茶这个半成品这四个步骤都可以做手脚进行前发酵 , 其目的 , 很简单 , 在新茶时期提高价值!
所以说 , 对于传统工艺下做茶 , 天气、时间和经验是很重要的 , 举个例子 , 我们喝生茶的时候要是看见茶底 , 有大量的红叶 , 有经验的茶油就会知道 , 就是茶叶在萎凋的时候 , 有意或无意的进行发酵了 。
对于这些新工艺下的普洱生茶有没有品饮价值?答案肯定是有的 。
但是别做挂羊头卖狗肉的买卖 , 这样即对新工艺的持续发展没有好处 , 也对传统工艺造成伤害 , 最重要的是伤害了对茶抱有热情的消费者 , 伤害了市场是很难弥补的 。。。
?
至于说这些新工艺茶有没有存放价值 , 景云没有答案 , 也不想那老茶说事 , 短时间也不会有答案 , 一切留给时间吧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 , 我选择尽量接近传统工艺 , 没得选择下 , 我选择大厂经典拼配系列!
最后 , 最后也不知道说啥了 , 谢谢你的时间看我废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