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儿上簇技术要点

蚕儿大眠后,经过7-10天的食桑发育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吐丝结茧,这时的蚕儿叫做熟蚕 。把熟蚕放到簇上使它营茧,这种操作叫做上簇 。上簇是养蚕生产中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丰产丰收的重要一环 。这个环节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好坏 。因此,上簇技术就是针对这一过程提出的技术和要求,下面就整个技术环节作一个简单的阐述 。
一、作好上簇前的准备工作 。上簇之前一定要根据自己饲养的蚕种数量做好簇具、簇室、上簇的劳力和用具等准备工作,以免上簇时工作忙乱 。
1、簇具的准备:目前生产中采用的簇具多为:蜈蚣簇、稻草折簇、塑料折簇、纸板方格簇,其中以塑料折簇和纸板方格簇为最好 。一般来说,按每饲养1张蚕种需要簇具为:蜈蚣簇40-50条,稻草折簇50个、塑料折簇18峰规格的40-50个、纸板方格簇156孔规格的160-180片,同时准备好的簇具应经过消毒或阳光暴晒使其干净、整洁 。
2、簇室的准备:簇室一般要求选择地势高燥、空气流通、光线均匀,便于升温、排湿的房屋为宜,簇室容量为蚕室的1倍 。如遇到蚕室簇室套用时,应提前做好蚕室的升温排湿工作 。
3、劳力和用具的准备:因簇具的种类、上簇采用的方法不同,所需的劳力也各不相同 。一般每饲养1张蚕需准备劳力3-4个,同时还应准备好上簇用的登簇剂、小圆箔、加温材料等 。
二、选择合适的上簇方法 。目前上簇的方法有人工拾取法、振动上簇法和自动上簇法,但实际生产中因受簇具、技术等条件限制,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上簇方法 。
1、人工拾取法:这是传统的上簇方法,由人工从蚕座中拾取熟蚕,并将收集到一定数量的熟蚕及时放入准备好的簇具上 。此方法要防止熟蚕在盛蚕容器中堆集过多或时间过长,以免压伤熟蚕 。同时因为此方法很费劳力,事先应作好充分准备 。
2、振动上簇法:此方法是利用熟蚕向上爬的习性,将枝条或蚕网放在蚕座上,待爬上枝条或蚕网的熟蚕达到相当数量时,即取出枝条或蚕网,将熟蚕振落并放入在预先准备好的簇具上 。
3、自动上簇法:此方法是将簇具直接放在蚕座上,让熟蚕自己爬上簇具结茧的方法,这是一种省力省工的方法 。但此方法必须掌握好上簇的时间,生产中因熟蚕老熟不一,常采用蜕皮激素来处理 。
三、把握上簇的关键技术 。把握上簇的关键技术主要应从正确掌握上簇适期、上簇密度、上簇方法和簇中保护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掌握上簇适期:上簇过早或过迟都会对产量和质量有不利影响,正常的5龄蚕儿,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其食欲逐渐减退,停止食桑,并排出大量绿色软粪,同时胸部透明,身体略软而缩短,尾部尚有2-3粒蚕粪,头部左右摇摆吐出丝缕,这时就是上簇适期 。如果蚕儿全身透明,体躯显著缩短,则为过熟蚕,这将会导致损失丝量、增加双宫茧和其他畸形茧 。反之,若上簇过早,则不结茧蚕增多,茧丝量少,茧质差 。生产中,由于个体发育的开差,蚕儿成熟时总会有先后,因此要根据品种、上簇时的天气、蚕成熟情况及上簇方法等综合考虑来确定上簇的时间 。在云南,现行二化性品种从5龄起蚕发育到熟蚕时间一般为:春季9-10天、秋季9天 。上簇时若遇到天晴、气温高可适当提前,一般掌握早晚偏老、中午偏生的原则 。同时,根据成熟情况分批处理,按照“大批偏生、少量偏老”的原则,做到先熟先捉,边捉边上 。在实际生产中,当蚕儿排出的蚕粪变软、发绿,同时偶尔有熟蚕出现,一般隔1天后为上簇适期 。
2、合理上簇密度:上簇密度是否适当与蚕茧质量有直接关系 。合理的上簇密度,既包括簇具上的密度要适中,又包括簇室内的上簇熟蚕总量适中,要达到既能充分利用簇具和簇室,又有利于保护茧质 。一般来讲,蜈蚣簇每平方米簇面积上熟蚕450-500头;稻草折簇、塑料折簇16峰规格的每簇不超过300头;方格簇按孔格总数的80-85%计算 。同时,在上簇时应掌握通风好的地方可适当偏密,通风差的地方应适当偏稀 。饲养1张蚕种的上簇室面积应保持在15平方米为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