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优婆塞,优婆塞和优婆夷分别是指什么

优婆塞和优婆夷分别是指什么

何为优婆塞,优婆塞和优婆夷分别是指什么


优婆塞和优婆夷分别是指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和在家信佛、受了三规五戒的女子,其共同点是皆信仰佛教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 。
何为优婆塞即四众弟子:就是
比丘 比丘尼 优婆塞 优婆夷,比丘:受三坛大戒的和尚称为比丘比丘尼:
受三坛大戒的尼姑称为比丘尼优婆塞:
受五戒或菩萨戒的男居士称为优婆塞优婆夷:
受五戒或菩萨戒的女居士称为优婆夷四众戒律不同 不受戒不传戒
优婆塞优婆夷是什么意思1、优婆塞: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叫作优婆塞 。梵文 upāsaka 。
何为优婆塞,优婆塞和优婆夷分别是指什么


曾译作邬波索迦、乌婆塞、伊蒲塞等 。意译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善宿男等 。受了三归依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 。
2、优婆夷: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 。梵文Upasika 。
何为优婆塞,优婆塞和优婆夷分别是指什么


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现在都称她们为女居士 。
扩展资料:
佛教的四众: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 。
出家男众名为『比丘』,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 。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共处称为众(旧译作四比丘以上) 。
出家制度并不是佛教特有的,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规定 。其出家者统称为『沙门』(旧称『桑门』),义为止息一切恶行 。其中比丘、沙门二词多用于文字;僧人、和尚多用于口语 。尼是比丘尼之略 。
在家男众称为『优婆塞』,在家女众称为『优婆夷』 。优婆塞是梵语,义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言其亲近奉事三宝 。优婆夷义为清信女或近事女 。俗称在家佛教为『居士』,这是梵语『伽罗越』的义译,原指多财富的人士,就是居积财货之士,转而为居家修道之士的称呼 。
参考资料:
优婆塞优婆夷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会把学佛的在家众称呼为某某居士,或者是很多学佛的在家众自称为某某居士 。“居士”这个词好像变成了皈依后的在家众或者干脆没皈依但喜欢学佛的在家众的标准称呼了 。换句话说,对很多人来讲,居士已经成了优婆塞/优婆夷的代名词 。
其实,居士和优婆塞/优婆夷并不是一回事,在《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观世音菩萨讲述三十二应的时候是分开来解说的,经文如下: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
若有女子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
也就是说,居士一般是文学水平较高,喜欢清净自居的人,这些人并不一定学佛 。比如唐朝的李白,号青莲居士,同时期的其他文学大家也各自都有各自的号,称为某某居士,可这些人并没有几个是皈依受戒的,甚至连学佛的都没有几个 。而优婆塞和优婆夷,是要皈依乃至受戒的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中讲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