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管成长历程】详解局域网设计过程


上一篇文章主要和大家探讨了企业局域网(有线和无线)的需求分析与规划,在这篇文章和大家来讨论局域网的设计所要考虑的多方面的因素 。
网络拓扑的设计
网络拓扑是指企业网络中各节点间相互连接的方式 。换句话说,网络中计算机之间如何相互连接的问题就是网络的拓扑结构问题 。网络布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树形拓扑 。拓扑结构的选择往往与通信介质的选择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确定紧密相关,并决定着对网络设备的选择 。
大中型网络通常采用树形拓扑 。树形拓扑的可折叠性非常适用于构建网络主干 。由于树形拓扑具有非常好的可扩展性,并可通过更换集线设备使网络性能迅速得以升级,极大地保护了用户的布线投资,因此非常适宜于作为网络布线系统的网络拓扑 。与此相适应,集线设备也呈树形拓扑 。
树形拓扑事实上是星形拓扑的扩展,该拓扑结构拥有以下优点:
易于故障的诊断
集线设备居于网络或子网络的中心,这也正是放置网络诊断设备的绝好位置 。就实际应用来看,利用附加于集线设备中的网络诊断设备,可以使得故障的诊断和定位变得简单而有效 。
易于网络的升级
由于计算机与集线设备之间分别通过各自独立的缆线进行连接,因此,多台计算机之间可以并行地同时进行通信而互不干扰,从而成倍地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 。另外,由于网络带宽主要受集线设备的影响,只需简单地更换高速率的集线设备,即可平滑地从l0Mbit/s升级至100Mbit/s、1000Mbit/s甚至10000 Mbit/s,实现网络的升级 。正是由于这两条重要的特点,星型网络才会成为网络布线的当然之选 。
企业网络的一般结构
核心层
核心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负责整个网络的网内数据交换 。网络的功能控制最好尽量少在骨干层上实施,核心层设计任务的重点通常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 。核心层一直被认为是流量的最终承受者和汇聚者,所以要求核心交换机拥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性能 。
汇聚层
汇聚层主要负责连接接入层接点和核心层中心,汇集分散的接入点,扩大核心层设备的端口密度和种类,汇聚各区域数据流量,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 。汇聚交换机还负责本区域内的数据交换,汇聚交换机一般与中心交换机同类型,仍需要较高的性能和比较丰富的功能,但吞吐量较低 。
接入层
接入层网络作为二层交换网络,提供工作站等设备的网络接入 。接入层在整个网络中接入交换机的数量最多,具有即插即用的特性 。对此类交换机的要求,一是价格合理;二是可治理性好,易于使用和维护;三是有足够的吞吐量;四是稳定性好,能够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稳定地工作 。
企业局域网应进行结构化布线,以此提高企业局域网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水平 。
企业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企业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治理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组成 。它的设计原则如下:
开放性
严格按照IEEE802、EIA/TIA 568等工业及建筑布线标准和中国建筑电气设计/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
实用性
适应企业现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具备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和图像通信的功能 。
灵活性
布线系统中任一信息点能够很方便地与多种类型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检测器件以及传真等)进行连接 。
可扩展性
布线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在将来需要时可以很轻易地将所扩充的设备连接到系统中来,实现各种网络服务与应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