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大棚饲养肉鸡注意事项

1.做好雏鸡保温
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给予适宜的温度 。这是因为初生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 。特别是气温低的季节,如果育雏温度过低,雏鸡身体会蜷缩,并互相挤压取暖,甚至密集成堆,影响采食和活动,有时会挤压踩踏,造成伤残,如果受凉还会引起拉稀或产生呼吸道病等,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 。
2.防止氨气蓄积
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如果不及时清除,致使鸡舍内氨气蓄积,浓度升高,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它疾病 。
为了防止氨气对肉鸡的不良影响,建议抓好下述饲养管理工作:铺设的垫料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在5厘米以上;操作时尽量减少洒水,防止水槽漏水,弄湿垫料;如果鸡舍内湿度过大,则应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潮湿的垫料 。此外,可使用吸氨除臭剂来降低鸡舍的氨气浓度,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过磷酸、硫酸铜、熟石灰等 。
3.确实免疫防病
根据当地鸡病流行情况,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并按要求及时接种各种疫苗 。商品肉鸡接种疫苗的方法主要有滴鼻点眼法、气雾法、饮水法和肌肉或皮下注射法 。所选用的疫苗应该来自正规厂家或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疫苗,用前进行效价检测,并正确贮存和使用 。
4.搞好鸡场卫生
首先,应从健康种鸡场引进鸡苗,严防经垂直传播带进病原体 。
其次,应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饲养用具与消毒用具严格区分,并定期消毒,严防水平传播疾病 。
第三,坚持带鸡消毒,消灭鼠害,严防鼠害传播疾病,病死鸡烧埋处理,病鸡与健康鸡隔离的原则 。
在观察鸡群过程中,发现死鸡要及时捡出来进行焚烧或深埋,不能把死鸡存放在鸡舍内、饲料间和鸡舍周围 。捡完死鸡后要用消毒液洗手 。每批鸡出栏后,彻底清理鸡粪,并运到远离鸡舍的地方堆积发酵 。
5.控制药物残留
商品肉鸡在生产中的药残问题是影响肉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禁用药,并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随时调整用药程序和方法,严格执行肉鸡宰前停药期限,确保鸡肉卫生质量 。
6.全进全出
所谓“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即同一栋鸡舍装满同一日龄的雏鸡,又在出售时同一天全部出场 。优点是便于采用统一的温度,同标准的饲料,出场后统一打扫、清洗、消毒,以杜绝循环感染 。熏蒸消毒后封闭一周再接养下一批雏鸡 。“全进全出”制比“连续生产”制增重快、耗料少、死亡率低、生产效益高 。
立秋过后 猪病之猪水肿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秋季大棚饲养肉鸡注意事项】猪水肿病又名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病 。是断乳仔猪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较低,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90%)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 。
病因:
引起本病的病原,一般认为是一种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中毒症 。当以下条件存在时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如断奶仔猪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喂方法,断奶方法不当,饲料蛋白质比例水平偏高且过于单纯,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饲喂贪吃过饱等,若硒和VE不足时,会诱导本病发生;猪舍卫生条件差,仔猪缺乏运动,致使猪只体质衰弱,脾气亏虚,三焦失调,则水湿外泄受阻,使水湿泛溢于肌肤,而成水肿、经络麻痹而发病 。
症状:
本病多突然发病,病初表现轻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不稳、体温一般不升高,偶有个别猪只体温上升;随之可见头面部及眼睑水肿,并出现神经症状,大多行走不稳,摇摆盲目转圈,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二后肢直立,有的卧地不起,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口吐白沫,用手触摸猪体,反应敏感,兴奋不安,叫声嘶哑,表现惊厥 。本病进程很快,一般均在48小时以内死亡或恢复,大猪病程较长,常可延至5-7天或更长一些时日 。致死率达90% 。解剖可见猪体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胃壁水肿最为严重 。切开胃壁可见增厚和胶冻状,并流出清亮或茶色液体,结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 。心包和胸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空气则凝成胶冻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