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交换整合多种应用

在这个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上,人们不断地以新的和不同的方式使用人与设备之间的通信 。一些通信类型已经为人们所熟悉,如IP语音(VoIP)、数字图像、组播、视频点播、对等文件共享、远程视频会议以及更多 。不过,所有这些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可以用“贪得无厌”一词来形容 。从长远看,带宽本身总是不够用的 。网络基础设施背后的智能“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必须承担起以智能化的方式跟上带宽需求脚步的艰难任务 。象视频和数字X-射线这样的应用总是要求更大、更智能化的“管道”,而VoIP应用要求低延迟和一致的传送速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传统交换机的没落,人们开始竞相发展速度更快、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交换机和路由器 。硅谷一群天才式的人物看到了这一市场机会,在一种被称为"多层交换路由"新概念的基础上发明了组网硬件和相容的软件 。与当时仅基于软件的路由器相比,这些新的“智能”交换机/路由器能够提供更快的速度和更短的延迟,同时能够将多个网络设备的功能结合起来 。
历史上,当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增加时,网络治理员通过对网络进行重新设计来避免路由器瓶颈 。服务器经常绕过路由器,重新安装在离用户更近的地方 。例如,一组股票交易工作站可能远离公司的其他设备,并与为其提供实时数据输入的服务器放在一起 。这是因为共享网络资源(如路由器)的设备数量越少,每一设备能够得到的带宽就越多 。传统上,用户与数据之间的距离越近,他们获得数据的速度就越快,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产生路由器瓶颈 。
在大型企业中,用户被划分为通过路由器实现互连的较小的网络(子网) 。用户划分的基础通常是地域、运行的应用类型、需要的数据量和安全方面的原因 。例如,会计部门经常被放置在自己的群组中,这样就可以保护公司的财务记录,而不是因为它们所使用的带宽 。VoIP电话经常被放置在自己的网络之中,这样它们就可以绕过传统路由器的瓶颈 。
当计算机需要与不在自己所在的本地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进行通信时,为将数据包发送到自己所在的群组之外,它们将数据包发送到距离自己最近的路由器 。路由器提供公司与互联网之间的连接和安全边界,以及公司内部群组之间的连接(内部网) 。
传统的路由器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使用,如通过广域网连接远程办公室、连接到互联网以及隔离公司中有要害的、高带宽要求的群组 。传统路由器当时很贵(现在仍是如此),而且与最初的设计相比并没有重大的进展,使用的组件与一台标准PC类似,并使用多个接口卡运行专用的软件 。
与之相比,多层交换路由器将所有这些功能集中在一个专用的非凡应用集成电路或ASIC上 。ASIC比传统路由器的CPU便宜,而且通常分布在网络端口上 。今天,典型的交换机/路由器可能在单一设备中包括了50个ASIC,可以支持数以百计的接口 。新的ASIC答应智能交换机/路由器在所有的端口上以极快的速度转发数据——无论网络流量是什么类型 。它们以实际接口速度(经常被称为线速)转发流量 。现在,市场上为企业局域网(LAN)提供的新交换机/路由器,可在单一接口以每秒钟万兆位的带宽(OC-192)转发流量 。
因为使用中心架构,传统路由器经常缺乏可扩展性 。到达路由器的所有数据包必须被送到一个单一的处理区 。您拥有的接口数量越多,系统的负载越重,从而导致资源的过度占用 。这会限制可以在网络上运行的服务,如VoIP 。
当一个使用中心阻塞架构的路由器需要处理的流量超出自己的容量时,它就会开始丢弃数据包 。当网络应用或计算机不能收到响应时,它们会为恢复会话而发送更多的数据包 。这只会使情况更糟——因为很轻易导致交叉会话过载 。这种情况下,过载的路由器会发展出自己的非逻辑性思维,根据应用、用户的优先级或网络目的地/来源有选择性地丢弃数据包 。很明显,需要一种新的处理流量增长的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