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迷“局”—破解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密码( 二 )


在对产品性能进行升级的时候,多数厂商都会采用第二种方式 。例如D-Link应用在最新的802.11n标准草案产品中的RangeBooster N650技术,就是借助了提高接收灵敏度的方法,此外还结合了MIMO、调节相位差等技术,其传输性能比一般802.11g产品高出60% 。同样,TP-LINK的“域展”技术也主要是通过精心设计RF射频网络模块提高接收灵敏度,从而实现传输距离扩展的,附之以低速状态下对传输的支持,将产品性能提升了2~3倍 。
然而,当厂商方面正在不断开发新技术提升产品性能时,很多用户却对性能延伸技术感觉迟钝 。对此,涂经理说:“虽然无线网络已经逐渐成熟,但在应用推广上最大的阻碍是其稳定性和传输距离 。就‘域展’、‘速展’这样的性能延伸技术而言,表面上看,它们带来的传输距离和速度的扩展对于家庭使用意义不大,但当无线信号需要穿越室内墙壁或者拐角的时候,这种产品性能的差异性就体现出来了 。其实对用户来说,性能延伸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中篇:技术有多强,局域网就有多大
问题:是否非凡关注无线产品的传输距离?
冯先生(程序员):家就那么大,无所谓了 。10米之内肯定能传到 。
胡先生(某企业IT人员):还是更关注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个人用户对于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距离并不非凡关心,因为在他们眼里,局域的概念就是房屋 。相应地,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也许就是整个办公楼或服务中心的范围 。近年来,各家厂商纷纷开发自己的独门特技提升产品性能,使得无线传输距离越来越大了 。那么,无线局域网到底能传多远?让我们先来看看利用Wi-Fi技术进行无线连接的最远距离世界纪录:在2005年Defcon Wi-Fi Shootout大会上,四名学生组成的参赛小组iFiber Redwire在位于拉斯维加斯西南一座1900米高的山上,通过一个硕大的卫星天线和200公里外位于犹他州的一座山上的设备建立了稳定的11Mbps无线连接,并且中途没有经过信号放大增强处理 。
这当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已充分显示出了WLAN产品的技术潜力 。新技术使得“局域”的概念得到了扩展,传输无线信号已不再是仅限于几十米之内的事情 。对此,Netgear公司中国区技术经理杨子江给了我们一个更为贴近现实的答案:“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范围和设备支撑、网络环境等因素都是直接挂钩的 。目前WLAN无线设备传输距离一般为100米之内,室外能达到5公里,再远的话施工上就会比较麻烦 。”

升级密码:无线标准
WLAN产品的不断升级已成为无线网络市场发展的动力,从2003年802.11g标准通过,到新产品成为市场主流只用了两三年时间 。而目前基于802.11n标准草案的产品也占有不小的市场,深受用户的关注 。在无线技术创新和厂商竞争的共同推动下,无线局域网更新换代的速度就像其传输速度一样越来越快 。而无线标准则成为当之无愧的风向标 。
针对SOHO市场,杨经理向采访人员表示,“虽然现在的主流还是基于802.11g的54Mbps无线产品,但是从技术上来讲,Super-G(可将传输速率提升为108Mbps)也已经是两年前的东西了 。去年底,MIMO技术引发了240Mbps产品的新热潮,到现在则是基于802.11n标准草案的300Mbps产品成为各个厂商发展的重点 。根据厂商的发货量,以及IDC统计数据,目前市场上11g产品应该占到80%的份额,MIMO和11n占到20% 。预计2007年MIMO产品将占到市场的半壁江山 。”
和SOHO产品不同的是,企业级无线产品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目前仍然是54Mbps的产品 。根据杨经理介绍说,与一般家庭用户将WLAN产品作为电子消费品来使用不同,对于像电信行业、学校等企业级应用来说,出于投资保护和兼容升级的考虑,一定要使用基于开放标准的产品 。因此他猜测在802.11n标准正式通过之前,企业级无线产品仍会继续停留在54Mbps产品的水平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