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历经“.COM”泡沫及全球电信业低迷之后,人们对“宽带”、“宽带无线”及“3G”等已普遍开始持较理性的态度进行分析与思考 。那么,宽带无线技术在中国应以怎样的思路发展?目前的发展状况、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如何?在第三届宽带无线技术大会暨演示会召开之际,原信息产业部无线电治理局副局长、无线电频率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陈如明教授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同时,陈如明还就面向宽带的频率规划思路及如何充分利用3.5GHz、5.8GHz、LMDS等已分配资源等问题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
当前,中国宽带无线产业在整体上呈现出理性务实、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从技术上看,宽带无线的崛起是发展下一代网络(NGN)的必然结果 。而先行规划频率、实现产业合作将会对发展宽带无线产业起到要害的推进作用 。
当今,围绕NGN问题的辩论与讨论,首先推进与揭示了一系列以IP为基础的新一代网络的QoS性能、安全性、智能网管改进及由现今TDM/SDH/ATM为主导的网络向新一代IP网络平滑演进的务实途径 。这是一种前后向兼容、有效创造增值效益的演进,而宽带无线亦将按这一概念向前发展 。非凡从个性化含义上看,未来NGN及GII的接入与应用层面,必将是无线通信的世界,宽带无线已日益呈现出其重要性 。
在迈向NGN途径中,全球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即传送宽带化、应用个性化、接入多样化、网络数据化、系统互补化及有线/无线一体化 。对此,宽带无线接入将成为NGN、NGBW(下一代宽带无线)及3G演进的重要的接入与传送支撑技术 。
一方面,固定无线接入比移动通信轻易操作和实现,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以及一系列现代编码调制及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等能够提高功率/频谱有效性的新技术往往首先在固定无线接入中试验与装备应用,因此,固定无线接入往往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先导;另一方面,NGN、NGBW及3G演进需要宽带无线接入作连接、中继支撑,而且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与新一代移动通信之间的移动性的界面正在模糊,一些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本身即具备良好的非直视(N-LoS)及移动能力,甚至可构成广域移动覆盖 。由此产生了NGN系统结构的一种重要设想,即对各种新老交替的无线通信提供接入手段,包括新一代FWA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各种有线和无线接入手段,公用、专用及共用,地面、空间及海上,广播、交互、移动、半移动、游牧、可搬移,或静止/固定式等等,覆盖域可涉及WBAN/WPAN/WLAN/WMAN/WWAN等各种类别,经过中介汇聚桥接途径,均统一、协同、互补地工作于NGN的以IP为基础的核心平台之上,形成有线与无线、固定与移动,以及通信网、计算机网与广播电视网这三网的有机融合 。
中国在宽带无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面,无论是宽带无线接入或者是3G与3G演进,均在“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及“积极跟进、试验先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方针指导下,以频率规划资源先行为前提,正积极预备、冷静处理、务实发展着 。
频率规划先行,面向宽带的频率规划及治理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首先是全面修订中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这是因为,对发展新技术、新业务而言,频谱资源规划与分配必须先行 。为使我国无线电频率规划适应国际、国内电信新环境并与国际接轨,必须首先使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与国际电联ITU的最新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及其确定的国际无线电规则(Ra?dioRegulation)相接轨 。按照这一思路,信息产业部无线电治理局于1999年初开始,做了大量工作和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最终完成了对1982年版本的“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试行)文本的全面修订 。2001年8月,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得到国务院和中心军委最高领导签批通过,并于2001年11月12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14号正式向社会发布 。在此总框架基础上,无线电治理部门将积极按市场需求进行各类多样化的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与宽带移动通信的细节频率规划 。
推荐阅读
- 邻里和睦远距离无线共享宽带连接
- 用无线接入为企业搭建VPN网络
- 无线之争新无线技术OFDM挑战Wi-Fi/3G
- Wi-Fi阴云渐散无线宽带迎来黎明
- 浅谈中国茶文化及其文化底蕴
- 首创网络巧组WLAN酒店实现宽带接入
- 中国宽带无线技术发展走势和技术分析
- 八大名酒是什么?
- 宽带IP电话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浅析3.5GHz宽带无线接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