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中的几种干扰及处理措施( 三 )


(3)电离层闪烁 。当电波穿越电离层时,由于电离层结构的不均匀性和随机时变性,造成信号的振幅、相位、到达角等特性短周期变化,形成电离层闪烁 。电离层闪烁与工作频率、地理位置和太阳活动情况有关 。3 GHz频率以下,电离层闪烁是最为严重的电离层现象 。通常,电离层闪烁最严重时发生在春分前后,较为严重在秋分前后 。电离层闪烁现象通常持续30 min到数小时,发生的时间通常在日落后(18:00)至深夜(24:00)结束 。虽然电离层闪烁主要发生在3 GHz频率以下,但在4 GHz也有明显的影响 。据统计,在4 GHz,电离层闪烁可能造成超过10 dB的峰峰值变化 。
(4)卫星蚀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在天天的特定时间内,卫星将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域,此时卫星见不到太阳光,太阳能电池不能提供电能,卫星只能依靠蓄电池或燃料电池供电,这一阶段称做“星蚀期” 。以前卫星蚀对卫星通信的影响是很严重的,但现在卫星供电系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卫星蚀期间备用电源足以保持卫星正常工作,因而不会对卫星通信造成影响 。
这几种自然干扰是天文自然现象,无法避免,但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对卫星通信的影响,如改进卫星供电系统就完全克服卫星蚀造成的影响 。
最后讨论一下法轮功不法分子对我国鑫诺卫星实施的恶意干扰 。
由于现阶段我们所使用的卫星都是采用透明转发器,对地面传来的信号只是变频转发而不加以任何处理,其主要部件之一是高功放器件,一般为行波管放大器(TWTA)或固态功放(SSPA),这两种器件最主要的特点是当输入功率小于饱和点时,可以近似地认为工作在线性区,而当输入功率进一步增大超过该电平时,功率放大器就进入饱和区或过饱和区 。在过饱和区,不仅输出功率大大降低,而且出现大信号压缩小信号,即所谓的“功率掠夺”现象或“功率占用”,同时由于非线性的因素,还会出现大量寄生互调分量 。为避免将卫星上功放推入饱和区或过饱和区,在使用中一般要实行严格的上行功率控制,或在高功放前加限幅器,尽可能使透明转发器可以避免功放工作在过饱和区 。但是假如存在恶意的大功率上行干扰,转发器仍然有可能工作在非线性区,依然存在“功率掠夺”现象,致使正常通信业务信号或广播电视信号被压缩 。
对星上转发器实施干扰目前主要有堵塞式干扰和插播干扰两种形式 。堵塞式干扰是指强占转发器的功率,将转发器全部阻塞,使通过该转发器的电视广播或通信业务全部瘫痪 。其干扰源的频谱可以与正常信号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插播干扰,即利用前面提到的“功率掠夺”插播非法信号,使正常工作的接收台站收到干扰方的非法信号 。法轮功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卫星透明转发器的弱点干扰我们的正常卫星电视广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