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中的几种干扰及处理措施


卫星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通信频带宽、容量大等优势,在广播电视上广泛应用,成为我国电视节目传输的重要渠道之一 。但卫星通信受自身特点的限制和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干扰,非凡是其开放式的系统,使用透明转发器,更轻易受到一些不可预见的恶意干扰 。下面谈谈常见的几种干扰及其处理措施 。
1.地面干扰
(1)地球站设备的杂波干扰 。产生干扰的原因包括:设备杂散指标不合格,工作载波中带有杂波或谐波;调制器、上变频器输出电平过高,或者“功放”工作非线性,出现频谱扩散;上变频器、功放的工作点设置不当,造成载波噪声 。
处理好这类干扰需要严格做好设备的入网验证测试,确保杂波功率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认真研究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正确设置设备的工作点、调整或更换设备,对设备进行合理匹配组合,消除超标杂波;严格按照入网测试时标定的功率电平工作,定期进行各环节测试;设备更新时先通电经测试确认指标合格再投入使用 。
(2)电磁干扰 。由于地面存在着大量的微波、雷达、无线电视、调频广播、寻呼业务、工业电噪声等,这些干扰源串入用户站,通过上行链路发射上星造成上行干扰或串入下行链路造成接收干扰;用户站设备接地不良,接地电阻过高;电缆屏蔽性能差,电缆插头接地不良;链路电平配置不合理 。
所有的卫星地球站在选址时都已经进行过环境电磁测试,都应该符合建站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 市建设的扩张,一些原来处于市郊、电磁环境比较好的地球站受到干扰会越来越多 。对于接收用户站来说,所处的环境更是复杂多样,受到电磁干扰随处可见 。在日常工作中应经常检查所有设备接地是否可靠、机房总接地电阻满足设备要求、站内连接室内外设备的电缆必须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应采用双屏蔽电缆,接头连接良好;发现干扰及时分析判定,查出干扰来源点,缩小查找范围;采确ê痛胧┡懦?扇拧N颐窃?约父龇从彻愣?朗咏谀拷邮詹缓玫牡胤浇?泄?档夭馐裕?⑾终庑┑胤蕉际怯捎诟浇?加邢嘟?德饰⒉ǜ扇潘?隆R虼耍?刑跫?恼居Χㄆ诙宰约褐芪Щ肪辰?胁馐裕?乇鹗嵌宰约核?玫钠德史段В?缑波段上行6 GHz、下行4 GHz左右,1 GHz左右,70 MHz中频等频率进行重点监测 。
(3)互调干扰 。一般存在于上行站处于多载波工作状态时,由于功放容量储备不足,回退不够,三阶互调分量超过规定;或上行发射功率超标,使卫星转发器被推至非线性工作区,导致下行时互调特性恶化 。处理方法:严格配合卫星入网验证测试,确保上行时三阶互调抑制比满足要求(TWTA:<-24 dBc,功放回退约7 dB; SSPA:<- 27dBc,功放回退约6 dB);确保各载波在调制器、上变频输出、功放输入电平严格相等并在功放的线性工作区,加强上行载波监视 。
(4)交叉极化干扰 。上行交叉极化干扰是因为地球站天线系统发射交叉极化隔离度没有调整好,导致上行交叉极化分量过大;或天线馈源薄膜受损未能及时更换,有其他物质掉进馈源也会导致交叉极化干扰 。接收用户站天线接收时极化未调整好,导致下行接收受干扰 。因此,在上行发射信号时预先和相关卫星测控部门进行天线极化调整和测试,确保发射天线系统的交叉极化隔离度满足主轴方向333 dB的要求;经常检查天线馈源的状态,在接收时耐心调整好天线极化,确保所需的接收信号最强时另一极化信号最弱 。值得一提的是,对同一副收发两用天线,通常发射极化隔离最好时的极化角并不等于接收极化最好时的极化角,建议在监测自身发射信号或接收同一卫星信号时采用另外一副天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