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翻译 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的意思

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翻译:每次锻打都称称重量,锻一回轻一回 。该句出自北宋沈括所作的《梦溪笔谈》中《炼钢》一文 。该文记载了我国古代锻铁为钢的两种工艺方法:团钢法和百炼钢法,并对它们的优劣作了比较 。

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翻译 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的意思


《炼钢》原文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 。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 。
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 。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 。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 。
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 。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
《炼钢》翻译手风箱冶铁炉 世上锻铁所称的钢铁,是先把熟铁弯曲盘卷起来,又将生铁陷入其中,然后用泥包裹好加以烧炼,炼好后再加锻打,使熟铁和生铁互相掺杂渗透,这样锻炼出来的钢就称为“团钢”,也叫“灌钢” 。这其实是一种假钢,只不过暂时借生铁提高熟铁的硬度,经过两三次烧炼之后,生铁自然变熟,则得到的还是熟铁 。然而天下人都不以为这办法有什么不对,大概是由于不知道什么是真钢 。
我出使河北时,曾到磁州的锻坊看炼铁,才知道什么是真钢 。凡是铁里面含有钢的,如同小麦面粉和成的面团里头有面筋,把面团的软面洗干净了,才会见到面筋 。炼钢也是这样,只要取精纯的熟铁烧炼锻打百余火,每次锻打都称称重量,锻一回轻一回,直到屡次锻打而斤两不减,那就是纯钢了,即使再炼上百次也将不会再有损耗 。
这是最精纯的铁,其成色看上去清澈有光亮,而磨光之后又显得暗暗的,青而且黑,和普通的铁迥然不同 。也有铁炼尽了而全无钢的,这都和铁的产地有关系 。
《炼钢》注释柔铁:熟铁 。
陷:这里指将生铁包嵌进去 。
泥封炼之:用泥将它封起来冶炼 。
入:这里是“相熔合”的意思 。
伪钢:沈括认为这种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钢,所以称其为伪钢 。
假:借 。
生铁自熟:生铁自然就成了熟铁了 。
磁州:地名,治所在今河北磁县 。
锻坊:炼钢铁的作坊 。
筋:这里指面筋 。
濯(zhuó):洗,制面筋时需用水洗去淀粉 。
柔面:这里指制面筋时用水洗去的淀粉 。
莹:光洁明亮 。
黯黯然:暗淡的样子 。
皆系地之所产:都是产地不同造成的 。
锻:锻打 。
称:承重量 。
【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翻译 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的意思】
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翻译 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的意思


《炼钢》赏析《锻钢法》记载了我国古代锻铁为钢的两种工艺方法:团钢法和百炼钢法,并对它们的优劣作了比较 。
团钢法(或称灌钢法)是我国古代一种低温炼钢法 。团钢是把生铁与柔铁相掺和 。经过“泥封炼之,锻令相入”的工艺制成的 。这一炼钢法在古代运用得相当广泛,许多钢制件都是用这一方法制作的 。
百炼钢法是通过烧炼使铁掺碳,再锻打使掺入的碳分布均匀,使晶粒变细,并清除掉原有的杂质,从而获得优质钢 。沈括用“淘面”的过程对这一炼钢法作了生动的比喻,他把纯钢比作是面中之“筋”,“濯尽柔面,面筋乃见”,精铁经过百次锻打,才能成纯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