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电台站设备测试中应把握的主要技术问题( 二 )


在整个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干扰形成的机理有以下几种:
(1)发射机互调干扰
二阶互调:合肥大蜀山89.5MHz调频广播和11频道电视图像载频(208.25MHz)产生二阶互调产物(208.25-89.5=118.75),飞机在经过该区域时,机载电台就会受到干扰 。
【在广电台站设备测试中应把握的主要技术问题】 三阶互调:合肥市106.9MHz和92.4MHz调频广播产生三阶互调产物(106.9×2-92.4=121.4),干扰民航紧急遇险频率 。
互调再互调:如巢湖凤凰山调频100.7MHz、88.1MHz产生三阶互调产物(88.1×2-100.7=75.5),在100.7MHz发射机再互调(100.7×2-75.5=125.9)落在125.9 MHz四周;同时90.8 MHz在75.8 MHz上存在一个很强的杂散信号,与100.7 MHz互调落在125.6 MHz四周(杂散信号互调) 。所以在125.75 MHz频率上可以监听到100.7、90.8和88.1 MHz三个干扰信号,干扰飞行频率 。
(2)故障电台发射
发射机出现故障的原因很多,需要设台单位密切配合,做深入的测试工作 。
发射机激励器故障导致杂散发射超标,例如:六安市102.1MHz调频发射机激励器部分出现故障,在120MHz~135MHz段内,每隔4 MHz出现一段杂散信号,直接干扰民航专用频率 。
庐江县103.9MHz发射机出现故障,干扰民航通信频率,开路测试发现其二次谐波幅度比主波信号还大 。

;阜阳市90.0MHz发射机功放部分失谐,开路测试发现其落在民航通信频率四周的信号幅度与主波信号相当,距离发射台约20km处都可以监听到该调频广播信号 。
(3)杂散发射
GB4312.1—84中规定:(调频广播发射机输出)功率>25W,残波辐射强度<1mW并低于载波功率60dB 。当发射机输出功率为10kW时,残波辐射强度<1mW时就必须要低于载波功率70dB 。另一方面,通过理论计算可以了解杂散发射信号造成干扰的程度 。
资料显示机载甚高频电台参数为:
接收灵敏度≤1.5μV(-103.5dBm),天线增益2dB,设其馈线部分损耗为2dB,则系统接收电平门限为-103.5 dBm;距离飞机10 km,工作频率为120 MHz,传输路径损耗L=32.45 20lg10 20lg120=94 dB;可以得到电平为-9.5 dBm(0.12 mW)的同频发射信号就可以对机载电台直接产生干扰(假如看成宽带FM对A3E的同频干扰,考虑信号质量为3级,还需要8 dB的射频保护比) 。表1给出一些参考数据 。
我们看出1mW的同频信号在最大距离达30km时还可以干扰机载电台 。
在发射机闭路测试不具备条件时(杂散发射的准确测量应在闭路条件下进行),可以通过一定的监测程序,确定干扰是否属杂散发射 。
(4)采用垂直极化方式
GB4312.1-84中规定:(调频广播)电波的极化方式为水平极化 。如采用其他极化方式,应报广播电视部批准 。然而,由于人为无序地增加广播发射机的功率且台站数量增长较快,使得调频广播频段本身的背景噪声电平很高,在一定的接收范围内,垂直极化方式比水平极化测量的噪声电平至少低10dB 。因此,调频广播开始使用垂直极化方式以改善接收质量,而民航机载甚高频电台为垂直极化,所以对其造成的干扰更为明显 。安徽省的多个垂直极化发射台,在我们查处的五条航线干扰中,无一例外都成为干扰源(或其中之一) 。在不能改变极化方式的情况下,可以给发射机加装滤波器、并适当减小发射功率,来抑制、消除干扰 。
干扰的协调、处理困难大
由于广播电视业务的重要性和非凡性,对其频率治理的历史原因,干扰源的排查过程以及后期协调和处理都面临着很多困难,涉及技术层面和行政方面 。
一般情况下,安徽省民航干扰查处需要经过以下流程来进行 。安徽省监测站通过大量细致的监测工作后把握干扰源的具体情况,报告省无委办 。省无委办组织省广电局、民航合肥空管中心、省监测站人员成立联合监测小组,相关市无线电治理处监测站和广电局人员参加,对干扰情况进行专项监测,形成最终的监测报告 。安徽省民航无线电专用频率专项整顿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召开办公室协调会议和领导小组会议,在会议纪要中统一意见并明确整改措施和要求,在广电部门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下,降低超标的发射功率、加装滤波器、维修故障设备、调整频率分配 。只有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彻底消除民航频率遭受的干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