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

小麦生育阶段均能受害 , 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 , 在田间以穗腐最常见 。通常在乳熟期于小穗颖片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 , 病情扩展可达整个小穗或多个小穗 。病小穗或病穗呈枯黄色 , 潮湿天气在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长出粉红色粘胶状霉层 ,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 。若穗轴或穗颈受侵染可造成白穗 。

在病害发生后期 , 若遇潮湿天气 , 长粉红色霉层的地方会长出黑色小颗粒 , 即病菌子囊壳 。种子萌发至幼苗期若病菌侵染幼芽鞘、根鞘或根 , 可引起褐色腐烂 , 使种子不出苗或出士后死亡 , 即苗枯 , 病部也可长出粉红色霉层 。茎基部受害后变褐色 , 后期变软腐烂 , 造成整株死亡 , 即茎基腐 。拔起病株时 , 易在茎基腐烂处撕断 , 不能连根拔起 。

病原:

由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 。其中最主要的种类为禾谷镰刀菌 , 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 , 有3个横隔;有性世代为玉米赤霉菌 。子囊壳散生或聚集于病组织表面 , 卵状至圆锥状 , 顶部有瘤状突起 。子囊壳在最适温度15℃之下 , 2天即可形成 , 在25℃条件下子囊壳5-10天可形成子囊孢子 , 如土壤湿度80%以上 , 地面的玉米秸秆即可产生很多子囊壳 。子囊孢子在小雨或有露水时释放量最多 。子囊孢子萌发最适温为35-30℃ 。

发病特点

造成麦类赤霉病的初侵染源南方主要是水稻秸秆 , 华北主要是玉米和棉花秸秆 , 东北主要是小麦和杂草残体上越冬的子囊壳上产生的子囊孢子 。常年以小麦扬花期子囊孢子的1次侵染为主 , 多雨年分后期的分生泡子也有重复侵染 。小麦扬花期多雨是此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此外 ,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偏施氮肥的麦田 , 因田间潮湿郁闭 , 发病也重 。

防治方法

(l)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抓好麦田开沟排水系统 , 降低田间湿度;清除田间和田头玉米、棉花秸秆等病残体 。

(2)药剂防治 。扬花初期每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100克或80%多菌灵微粉50克加水10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若扬花期碰上连阴雨天气,可第一次药后7天再用药一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