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基腐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症状: 发病初期,菌柄基部发生水渍状小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大,并且颜色逐渐加深,后变成黑褐色腐烂状 。子实体发育阶段,菌柄基部变黑褐色至黑色腐烂,基部腐烂后,子实体倒伏 。幼菇发病,不会倒伏,逐渐萎缩停止生长 。病原: 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的瓶梗青霉菌,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菌丝灰白色,纤细,生长速度快 。分生孢子形成后,菌落成灰白色粉状,菌落下部的培养基变成深红色或紫红色,后整个菌落呈粉红色 。显微镜下,分生孢子梗在菌丝上长出,呈指状生长,顶端形成长链状的分生孢子链,待分生孢子成熟后,从链顶端往下脱落 。
发病特点: 病菌多生活在土壤中及有机物上,寄生性弱,以腐生生活为主,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在中温高湿或低温高湿的环境,尤其是在培养料表面长时间积水的条件下,病菌进行侵染,多从菌柄侵入,其病情蔓延速度较快 。病原菌多次人工接种在平菇子实体上不发生侵染 。该病在室内栽培中发生较多,发生于棉籽壳生料栽培的菇床上 。
防治方法:
(1)在配制培养料时,严格控制含水量,在子实体生长阶段,避免菇床上长时间积水 。
(2)搞好菇房环境卫生,适时通风透气,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95% 。
(3)化学防治 发现有病菇,及时清除,后喷洒1:500倍的25%多菌灵或1:8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或1:500倍的65%代森锌 。常用药剂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锌 。
【金针菇基腐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