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两次在位) 。第一次继位称帝 , 年仅九岁 , 年号正统 。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 , 贤臣“三杨”主政 。随之 , 张氏驾崩 , 三杨去位 , 宠信太监王振 , 导致宦官专权 。正统十四年(1449年) , 发生土木堡之变 , 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 , 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 改元景泰 。后英宗回京 , 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 。景泰八年(1457年) , 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 , 英宗复位 , 第二次称帝 , 改元天顺 。
宣德二年(1427年) , 孙氏为明宣宗朱瞻基产下长子朱祁镇 。随即 , 出生四个月的朱祁镇被立为皇太子 , 其母孙氏为皇后 。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 , 明宣宗驾崩 , 皇太子朱祁镇即位 , 次年改年号为正统 。皇太后张氏尊为太皇太后 , 皇后孙氏尊为皇太后 。
在朱祁镇即位之前 , 宣宗驾崩之后 , 宫中传言 , 说要立襄王为帝 。当时的张太后召集群臣 , 指着皇太子朱祁镇说 , 这就是新君 。于是朱祁镇顺利登基 。新君年仅九岁 , 主少国疑 , 众臣请张太后垂帘听政 。张太后不允 。即便如此 , 国事仍旧掌握在已经贵为太皇太后的张氏手中 。
张氏地位尊崇 , 却不重用自家人 , 甚至不允许外戚干预国事 。还三天两头把王振叫去骂一顿 , 有效地打击了王振 , 使得王振在她掌权的时候不敢干坏事 。而当时王振并不嚣张过分 , 也可见张氏的眼光很远 。她重用仁宣以来的旧臣 , 其中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颇为着名 , 史称”三杨“ 。三杨担任内阁辅臣期间 , 安定边防 , 整顿吏治 , 发展经济 , 使得大明朝国力鼎盛 。明人焦竑《玉堂丛语》卷七中有言:“正统间 , 文贞(杨士奇)为西杨 , 文敏(杨荣)为东杨 , 因居第别之 。文定(杨溥)郡望 , 每书南郡 , 世遂称南杨 。西杨有相才 , 东杨有相业 , 南杨有相度 。故论我朝贤相 , 必曰三杨 。”
正统初年 , 张太后与三杨治国有道 , 明朝颇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态 。然而好景不长 , 正统五年 , 杨荣去世(谥号文敏);正统八年 , 张太后驾崩(谥号诚孝昭皇后);正统九年 , 杨士奇去世(谥号文贞);正统十一年 , 杨溥去世(谥号文定) 。
随着三杨去世 , 太后驾崩 , 一直以来被皇帝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崭露头角 , 兴风作浪 。正统朝的政治开始走入滑坡路 。彼时 , 皇帝从少年天子长成热血青年 , 颇有一股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 。在为初期励精图治 , 令南方诸省筹措粮饷 , 派遣南兵稳定因宣德皇帝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引发地缘地震后动荡不安的云南承宣布政使司 。
麓川之役
明代张志淳《南园漫录》恢复了麓川之役的真相 。卷二《麓夷》 , 记录正统年间平麓川之事的真相 。李贤撰《古穣杂录》 , “谓麓川初叛 , 沭晟尚在 , 彼时只遣人宣布朝廷恩威 , 赦其罪抚安之 , 未必不从 , 遂轻动举兵 。又不委(沐)晟 , 而另遣将 , 以致王师失利 。适王振操柄逞忿 , (王)骥阿其意 。”出师征麓川 , 是一大失误 , 这是明代国史记录中的普遍观点 。张志淳的观点相反 , 征麓川不得不做的事 , 是一个正确决策 。“夫振之恶虽不可殚述 , 然其主麓川一事 , 于国体、于利害、于忠臣义士之寃、于久逺之计 , 自今观之 , 殊为有得 。不然 , 则历今七十余年 , 为中外所坏 , 不知群夷变乱几番矣 , 何以能帖然如此!”张志淳进一步分析了致误之由 , 完全是杨士奇、王恕单边听信沐氏子孙“隐蔽溢美”行状结果 , “李(贤)遂据以为真 , 而以其事迁就之而笔于书 , 而不复考也” 。李贤、杨士奇、王恕是著名的大臣 , “于史、于事、于是非皆颠倒谬误 , 至终身莫之省” , “顾失实至于如此 , 然则后世将安所凭哉?良可叹也!”根据永昌历史事后的实际效果 , 肯定麓川之役 , 这是张志淳的高明之处 。
推荐阅读
- 情人节起源 情人节起源是什么
- 武则天后的下一个皇帝是哪一位
- 皇帝柑的热量有多少
- 佘太君为什么见了皇帝也不跪
- 武则天当了多少年皇帝
- 雍正是怎么死的
- 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的年号 清朝末代皇帝的年号是什么
- 上海皇帝杜月笙的结局是什么
- 皇帝的新装简笔画怎么画皇帝的新装简笔画画法
- 上面一个鹿底下一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