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匡超人主要情节概括

《儒林外史.匡超人》:一个淳朴少年的人格沦丧和灵魂蜕变史 。
匡超人是《儒林外史》中,性格前后反差比较大的一个人物 。
他原本是一个农村少年,因为家里穷只上过几年学 。为了生计帮一个卖柴的客人记账来到杭州,后来客人亏了本钱,匡超人沦落为以测字为生 。
那时的他几乎跟流浪汉差不多,就在这时匡超人遇上了生命中改变他命运的马二先生 。
马二先生因为他的孝顺和勤劳而感动,再三叮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举业为主,最后还资助匡超人回到自己的家乡 。
1、淳朴时期 【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匡超人主要情节概括】回到家的匡超人给娘作揖磕头,对生病的父亲耐心照顾,对哥哥恭敬 。他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上进又孝顺,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他白天杀猪卖豆腐,晚上服侍父亲 。父亲夜里睡不着,要吐痰,吃茶水,一直到四更鼓,匡超人就读书陪到四更鼓,每天只睡一个更头,从不叫苦叫累 。

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匡超人主要情节概括


他的哥哥买了只鸡子来给他接风,叫他不要告诉父亲 。匡超人不肯依,他先把鸡肉盛了一碗送给父母,然后自己才肯吃,对父母真是体贴入微至极 。
有一天晚上村里失火,累及到匡超人家,他先背出父亲,然后扶出母亲 。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父母,其他行李家什都不是事,只要人在就什么都好 。
可见,孝顺父母是匡超人最高的道德标准,这时的他是对家庭有超强的责任感,做事又能顾全大局,极为淳朴可爱又让人感动的 。然而,在讽刺小说中,一个完美的人物往往会有让人大跌眼镜的转变 。
因为匡超人事亲孝顺,而且勤学上进,被路过的知县李本瑛发现,感其嘉行,便提携他中了秀才 。但好景不长,李知县被人诬告有可能会连累匡超人,于是为了躲避风头他又来到了杭州 。匡超人到了杭州后,准备投奔的潘三外因出未归,他便与一班假名士交往,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的转折时期 。
2、转变时期 当年匡超人遇到马二先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次他来到杭州,却遇上了改变他思想品质的一批假名士 。这批假名士每天附庸风雅,满嘴的不慕名利,却又做着名利双收的生意 。
此时的匡超人还是刻苦上进的,他原本就是一个对功名和美好前程有着强烈渴望和幻想的青年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匡超人有积极入世的思想,加上他头脑灵活又善应变,很快在这邦假名士中就占了一席之地 。
此时,我们不应该批判匡超人,谁都有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权利,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就能顺应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也是有能力有天赋的表现 。
匡超人根本没学过诗,也跟着吟诗作赋,而且只看一天基本上就能作得很好 。别人用二十日完成的任务,他只用了六天就高质量地完成了 。可见他有着极高的天赋和超强的能力,如果再努努力,说不定能够成为一代真正的名士 。

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匡超人主要情节概括


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名士是不能改变自身的生活条件的,也不能够步入仕途,甚至会被那些做八股文的排斥和看不起 。当一个人的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他是没有能力跟社会相抗衡的 。这对一个想改变命运,不想永远在底层受屈辱的青年来说是不公平的 。
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匡超人只能顺应了社会 。他比那些假名士务实而有能力,比那些八股迷灵活而能应变,社会经验逼着他选择了这样的活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