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鼻蝇幼虫病的防治

本病是由鼻蝇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和额窦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
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羊鼻蝇幼虫 。其成虫为羊鼻蝇 , 外形像蜜蜂 。夏秋季雌蝇将幼虫产在羊鼻孔周围 , 幼虫沿鼻黏膜爬入鼻腔、鼻窦和额窦等处 。幼虫起初如同小米粒大小 , 在羊鼻腔、鼻窦及额窦内逐渐长大 , 经9-10个月成为第三期幼虫 , 长约3厘米 , 颜色也由白色变黄再变为褐色 。羊打喷嚏时 , 幼虫落到地面 , 钻入浅层土壤变为蛹 。经1-2个月 , 蛹羽化为鼻蝇 。
2、症状成虫鼻蝇在羊鼻孔产幼虫时 , 使羊惊恐不安 , 摇头、奔跑 , 影响羊的采食、休息和活动 , 体质逐渐下降 。幼虫钻进鼻腔内 , 其角质钩刺可引起鼻黏膜损伤发炎或溃疡 , 由鼻内流出混有血液的脓性鼻涕 , 由于大量的鼻液堵塞鼻孔 , 使呼吸困难 , 经常打喷嚏 , 鼻端在地上摩擦 。食欲减退 , 日渐消瘦 。个别幼虫还可进入颅腔 , 损伤胸膜 , 引起神经症状 , 运动失调 , 摇头、转圈等 , 可造成死亡 。
3、防治
(1)鼻蝇飞翔季节 , 在鼻孔周围涂上6滴滴涕软膏、木焦油等 , 可驱避鼻蝇 。
(2)秋末羊鼻蝇绝迹时 , 用6敌百虫水溶液注入鼻腔 , 每侧鼻腔50-60毫升;或用敌百虫内服 , 每千克体重10-20克 , 加水适量 , 一次灌服;或用5%来苏儿溶液向羊鼻孔喷洒 。
【羊鼻蝇幼虫病的防治】(3)螨净治疗 。将螨净配成5%的水溶液 , 鼻腔喷注 , 每侧鼻孔内各喷入10-12毫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