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nux的性能监测比拼和实现攻略( 二 )


目前,SNMP有3种不同的版本:SNMPv1、SNMPv2和SNMPv3 。第1版和第2版没有太大差距,但SNMPv2是增强版本,包含了其它协议操作 。前两种snmp协议主要使用基于团体名称(community)的方式来实现网管工作站对代理的访问认证,与前两种相比SNMPv3则包含更多安全和远程配置,在认证方面可以使用基于某种对称和非对称加密协议来加密的用户名和密码来实现网管工作站对代理的访问认证 。而且为解决不同SNMP版本间的不兼容问题,RFC3584定义了三者共存策略 。
另外SNMP协议包括了四种基本的动作:
Get:如果网络管理系统需要获得被监测的设备信息,则会执行get动作 。
GetNext:如果要获得的某个项目信息是一个项目列表中多个项目之一,网络管理系统会执行getnext获得相关所有项目信息 。
Set:网络管理系统使用set命令来改变被管理项目的某个值 。
Trap:如果被管理设备需要通知网络管理系统某些信息,需要执行trap命令 。
最后在Red Hat中的SNMP相关包,在该包中提供了MIB,其信息文件是/usr/share/snmp/mibs 。MIB是关于某个设备层次化的数据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对于这个设备的每个值都采用唯一的Object Identifier即OID表示,OID格式包括可用名称,前缀或者数字 。
如果在系统中安装了net-snmp-utils包,则snmp中的MIB和OID信息可以通过snmptranslate命令来显示出整个MIB树以及其上OID的信息,snmptranslate主要用于转换以文字名称或者数字ID显示的OID信息以及列出snmp的MIB结构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