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防治要点

【小鹅瘟防治要点】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 , 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 病理变化特征是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 。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 常引起雏鹅大批死亡 。

一、病原特点小鹅瘟病毒属细小病毒科 , 呈正二十面体(正六角形) , 有空心和实心二种粒子 , 无囊膜 , 电镜下观察组织细胞中的病毒呈晶格状排列 , 无血凝性 , 但有试验认为该病毒能凝集黄牛精子 。本病毒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肠道、肝脏等组织中 。抵抗力较强 , 能耐受56℃1小时 。本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 , 可以在鹅胚、鸭胚尿囊腔中的增殖 , 导致胚体出血 , 死亡 。

二、流行特点小鹅瘟主要发生于3周龄内的雏鹅 , 死亡率可达90% , 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病雏和隐性感染的成鹅是主要传染来源 , 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 并证明可经卵垂直传播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据报道 , 雏番鸭亦可感染小鹅瘟病毒 , 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 。

三、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潜伏期3-5天 。常见雏鹅于3-5日龄即开始发病 , 病雏沉郁 , 厌食 , 废食 , 流涕 , 下痢(粪中有时混有纤维素性絮片) , 迅速脱水、消瘦、死亡 , 病程为1-2天 。病理变化表现为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膨大 , 浆膜失水、干酪化 , 黏膜脱落 , 露出光滑潮红的黏膜下层 , 肠内容物灰白色 , 呈柱状、条索状或管状 。

非典型病例仅见黏膜充血或出血 , 肠内容物混有较多的灰白色纤维素性絮片 。

四、诊断本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内的雏鹅 , 病理变化特征为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等有助于临床诊断 。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试验 , 如琼脂扩散试验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

五、防治严禁从疫区引进种苗和种蛋 , 尽量做到自繁自养 , 加强场地、孵坊的消毒 , 加强免疫预防 。较常使用的疫苗是小鹅瘟鸭胚化弱毒疫苗 , 参考免疫程序为:种鹅产蛋前15-20天 , 经肌肉注射2头份/只 , 产蛋中期加强免疫接种一次 , 2-4头份/只 , 可使小鹅出生后获得一定的特异性抵抗力(天然被动免疫力) 。亦可使用小鹅瘟高免血清于雏鹅2-5日龄作预防注射 。发病时 , 可应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对病鹅进行肌肉注射治疗 , 用量为1-1.5毫升/只 , 同时适当投喂一些抗生素以控制消化道的细菌性继发感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