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无妄思 , 外无妄动的意思:内心不要胡思乱想 , 就不会有轻举妄动 。寓意: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 , 不妄思自然不会有妄动 。内:内心 。妄思:胡思乱想 。出自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朱子语类辑略》是语学本体研究的一项基础工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随着汉语史研究的全面开展 , 尤其是近代汉语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视等 。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 。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 , 提出了人性就是“理” , 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 。他说:“性只是理 , 以其在人所禀 , 故谓之性” 。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 , 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他说:“古之圣王 , 设为学校 , 以教天下之人 。……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 , 物欲之蔽 , 以复其性 , 以尽其伦而后已焉 。”在朱熹看来 , 要克服“气质之偏” , 革尽“物欲之蔽” , 以恢复具有的善性 , 就必须“尽人伦” 。所以 , 他强调“父子有亲 , 君臣有义 , 夫妇有别 , 长幼有序 , 朋友有信 , 此人之大伦也 。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 , 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 , 置于首位 , 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 , 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的意思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是什么意思】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 , 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 , 然后推己及人 , 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 , 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然而 , 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 , 士人“所以求于书 , 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 , 以钓声名 , 干利禄而已” , 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 。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 , 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 , 然其师之所以教 , 弟子之所以学 , 则皆忘本逐末 , 怀利去义 , 而无复先王之意 , 以故学校之名虽在 , 而其实不举 , 其效至于风俗日敝 , 人材日衰” 。因此 , 他要求改革科举 , 整顿学校 。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 , 诱使学生“怀利去义” , 争名逐利的现实 , 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 , 人材日衰”的状况 , 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 , 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同时 , 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 。
推荐阅读
- 心外无物是什么主义
- 微信半年内没互动的好友怎么看?微信半年内无单聊查看方法
- 身外无物这个说法的出处是
- Atheros 提供极高速户外无线宽带
- 3G室外无线网络覆盖策略分析
- 构建清华校园内无线Mesh实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