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的教案( 二 )


明确:第三段: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大家自己读一读(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
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的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二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 。“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 。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 。很值得品味 。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省富阳县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 。“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 。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 。”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