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是什么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于的意思

于的意思:此句中表示比较 , 比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人固然都有一死 , 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 , 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 。该句出自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回信《报任安书》 , 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 , 饱满的感情 , 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 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是什么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于的意思

文章插图
《报任少卿书》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 , 再拜言 , 少卿足下:
曩者辱赐书 , 教以慎于接物 , 推贤进士为务 ,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 , 而用流俗人之言 , 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 ,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 , 动而见尤 , 欲益反损 , 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 , 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 , 女为悦己者容 。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 , 虽材怀随和 , 行若由夷 , 终不可以为荣 , 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 , 会东从上来 , 又迫贱事 , 相见日浅 , 卒卒无须臾之间 , 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 , 涉旬月 , 迫季冬 , 仆又薄从上雍 , 恐卒然不可为讳 ,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 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 , 幸勿为过 。
仆闻之:修身者 , 智之符也;爱施者 , 仁之端也;取予者 , 义之表也;耻辱者 , 勇之决也;立名者 , 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 , 然后可以托于世 , 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 , 悲莫痛于伤心 , 行莫丑于辱先 , 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 , 无所比数 , 非一世也 , 所从来远矣 。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 , 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 , 赵良寒心;同子参乘 , 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 , 事有关于宦竖 , 莫不伤气 , 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 , 奈何令刀锯之余 , 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 , 得待罪辇毂下 , 二十余年矣 。
所以自惟:上之 , 不能纳忠效信 , 有奇策材力之誉 , 自结明主;次之 , 又不能拾遗补阙 , 招贤进能 , 显岩穴之士;外之 , 不能备行伍 , 攻城野战 , 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 , 不能积日累劳 , 取尊官厚禄 , 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 , 苟合取容 , 无所短长之效 , 可见于此矣 。乡者 , 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 , 陪外廷末议 。
不以此时引纲维 , 尽思虑 , 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 , 在阘茸之中 , 乃欲卬首伸眉 , 论列是非 , 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仆少负不羁之才 , 长无乡曲之誉 ,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 , 使得奉薄伎 , 出入周卫之中 。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 故绝宾客之知 , 忘室家之业 , 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 , 务一心营职 , 以求亲媚于主上 。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 , 素非能相善也 。趣舍异路 , 未尝衔杯酒 , 接殷勤之余欢 。
然仆观其为人 , 自守奇士 , 事亲孝 , 与士信 , 临财廉 , 取予义 , 分别有让 , 恭俭下人 , 常思奋不顾身 , 以殉国家之急 。其素所蓄积也 , 仆以为有国士之风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 赴公家之难 , 斯已奇矣 。今举事一不当 , 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 , 仆诚私心痛之 。
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 深践戎马之地 , 足历王庭 , 垂饵虎口 , 横挑强胡 , 仰亿万之师 , 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 , 所杀过当 。虏救死扶伤不给 , 旃裘之君长咸震怖 , 乃悉征其左、右贤王 , 举引弓之民 , 一国共攻而围之 。转斗千里 , 矢尽道穷 , 救兵不至 , 士卒死伤如积 。然陵一呼劳军 , 士无不起 , 躬自流涕 , 沬自饮泣 , 更张空弮 , 冒白刃 , 北首争死敌者 。陵未没时 , 使有来报 , 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