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甘肃】临洮境内的秦长城甘肃临洮县境内的秦长城遗址资料图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刘居荣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灭西戎狄族时建置狄道县(即今天临洮),属于九州之一的雍州,它东连中原,西控
【溯源甘肃】
临洮境内的秦长城
甘肃临洮县境内的秦长城遗址 资料图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刘居荣
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灭西戎狄族时建置狄道县(即今天临洮),属于九州之一的雍州,它东连中原,西控河湟,北拒匈奴,南通巴蜀,成为西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辖今兰州、临夏、定西、天水等地),郡治狄道 。汉代沿袭秦治,狄道仍为陇西郡郡治所在 。北魏时,狄道又改为武始郡郡治 。唐代改为临州 。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狄道升为熙州 。元明清以来,一直为临洮府府治 。清高宗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临洮府迁到兰州,狄道为州 。
临洮素有“陇口要冲”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境内战国秦长城遗址,据考证,是秦昭王时所筑的“先秦长城”,比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还要早 。
一
战国时,经过多年的纷争,秦国逐渐强大 。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部族(今甘肃庆阳一带)后进入渭河、洮河谷地,设置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为了保护西部重镇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和秦都通往陇西的通道,修筑了穿越陇西、北地的长城 。战国秦长城临洮段分布于临洮县境中部,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 。
根据专家考证,临洮境内的战国秦长城是战国后期秦昭王时所筑,比秦统一要早半个世纪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 。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当时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辖今西至洮河,东至陇山,即今陇南的大部分地区 。有关专家对长城遗址上出土的板瓦、筒瓦进行鉴定,发现这些瓦的尺寸、纹饰都不同于秦汉时的瓦,是典型的战国瓦,可以证明临洮境内的长城是秦昭王时所筑 。临洮县长城坡一农民家里藏有一块瓦,长63厘米,大头宽53厘米,小头宽47厘米,是目前遗址中所发现的瓦中最大的一块秦瓦 。
目前临洮境内保护最好的一段长城要算长城岭上的那一段 。临洮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1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临洮县立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战国秦长城遗址” 。
二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 。秦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
临洮是秦长城西部起首之地,这里的长城是全国范围内最古老的长城 。秦国为了保护它西部的重镇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县)和秦都通往陇西的通道,修筑了穿越陇西、北地两郡的长城 。
临洮境内战国秦长城遗址明显,走向清楚,从长城昂首西起的南坪望儿嘴到蜿蜒出境的窑店长城坡关门,途经新添、峡口等5个乡(镇)境,约45公里 。
望儿咀,亦称小坡头,位于新添三十墩南坪西端,地处洮河东岸高地 。距望儿咀向南一里许,有一条天然壕沟,当地人称“皇后沟” 。相传因沟口北面台地上有皇后之墓而得名,据说皇后正是扶苏的母亲 。在皇后墓同一台上地还有两座墓,据说一座是扶苏的,另一座是秦大将军蒙恬之墓 。
推荐阅读
- 本田雅阁全下来多少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 乡长和镇长的级别谁大
- 眼巴巴的意思 眼巴巴的意思跳水
- 税后年薪30万税前多少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探究植物在不同颜色光下生长的表现
- 1shot多少ml
- 仰天湖海拔多少米
- 孵化器湿度多少才正常
- 李云迪陈某卉 李云迪陈某卉长什么样子
- 酒精度含量达到多少算醉酒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