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的历史典故 老骥伏枥的典故

主要人物:曹操东汉末年,曹操野心勃勃,怀一统天下之心 。“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曹操率领军队先后消灭董卓、吕布、袁术、袁绍等地方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势力 。建安十二年,曹操率兵北上远征乌桓,经过几个月的艰苦作战,在白狼山一带与乌桓兵马激战,最终击
主要人物:曹操
东汉末年,曹操野心勃勃,怀一统天下之心 。“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曹操率领军队先后消灭董卓、吕布、袁术、袁绍等地方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势力 。建安十二年,曹操率兵北上远征乌桓,经过几个月的艰苦作战,在白狼山一带与乌桓兵马激战,最终击败了乌桓 。当时曹操已经53岁,率领大军返回途中,赋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抒发了他老当益壮、踌躇满怀的追求 。

老骥伏枥的历史典故 老骥伏枥的典故


【释义】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 。老骥伏枥: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
【出处】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拓展】
老骥伏枥的历史典故 老骥伏枥的典故


三国,指自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这一历史时期 。其间,形成曹魏、蜀汉和东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故称三国时期 。
老骥伏枥的历史典故 老骥伏枥的典故


【心灵语录】
【老骥伏枥的历史典故 老骥伏枥的典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应怀揣着梦想前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