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是个什么样的人 弘历他有哪些特质( 四 )


乾隆帝写的诗更像短日记 , 像今天的微博、朋友圈刷存在感 。乾隆帝写诗避免写风花雪月 , 主要围绕政治建设方面内容 , “予向来吟咏 , 不为风云月露之辞 , 每有关政典之大者 , 必有诗记事” 。除此之外 , 他对民生、农业方面也曾写过费解的诗句:“阁报例应隔日至 , 均称二寸雨欣滋 。然斯乃谓十八彼 , 料彼未知旬九斯 。”他解释道:“照例两天一次收到北京送来的阁报 , 阁报中说北京下了两寸雨 , 他感到很欣慰 , 可是又接到直隶的报告没说易州在十九日下雨四寸 , 易州和北京的雨量不一样 , 北京所报的是十八日的情况 , 大约还不知道十九日的情形吧 。”
虽然乾隆帝的诗作被群臣吹捧为“神品” , 但他对此还能保持一定自知 。他个人很喜欢杜甫诗风 , 在乾隆帝众多写实民生的诗作上 , 虽然文辞并不华美 , 但却很是感人 。有时天气久旱不雨 , 他的诗里也表现出焦灼心情:“人穷反本呼天吁 , 旱甚因谁责己知 。”
除此之外 , 乾隆帝在品评书画 , 鉴赏文玩 , 题写版本刻石及日常听政、批折子、祭祀等均有所涉猎 , 虽然很难把乾隆皇帝定位为“大诗人” , 但却可以将其形容为“政治诗人” 。
乾隆帝18岁开始学习绘画 , 但是从仅存的作品来看 , 其绘画资质平常 , 他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 , 因此每当臣下阿谀其绘画水平时 , 往往被乾隆打断 。但这并不能减低其对绘画的喜欢 , 尤其是在绘画自己画像时 , 他召集了40多名画师为他绘帝王标准相 , 明确提出不能使用深绿色画布 , 对画中的布局和细节均有明确要求 。在众多画师中他比较喜欢耶稣会的外国画师 , 认为画得更生动 , 更有精气神 。一位外国画师在其笔记中有着记录:“三日晨 , 皇帝屈尊前来见画师 。他想看看那些业已完成的画作 , 结果发现两幅关于他的人物画中 , 他的身体都略向后方倾斜 , 他要求立刻纠正这一错误 。为了帮助画师 , 他甚至坐到王位上摆好了姿态 。他把他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 , 让画师按他意见画 。”
为了画一幅展现自己“骑射武功”的威猛图画 , 乾隆帝先自己绘了一幅骑马追虎图 , 然后让画师对骑手(他自己)的姿态加以润色 。几天后 , 乾隆帝又让画师给他绘制一幅全身肖像画 , 同时又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为了美化他的形象 , 在画中他的头要比实际更大一些 。”(《耶稣会士王致诚》)在诸多画像中 , 乾隆帝所展示出来的都是一个书斋中的文人形象 , 其四周是典雅的画卷和作为文人标志的纸墨笔砚等物品 。在这些画像中 , 乾隆帝往往身着汉族文人宽松飘逸的长袍 , 而非满洲宫廷服装 , 以此将其塑造成了一个高大秀美的汉人文化精英形象 。
三、以貌取人
在选拔官吏时 , 乾隆帝延续了其父选官的路数 , 大体还是停留在第一印象上的观感 , 常以自己所谓的面相术和以往评判人的经验选拔官员 , 并随手批注在引见的“履历片”上 。在看了江西某官员后 , 乾隆帝写下:“身材瘦 , 健康 , 有武将风” , 陕西人宋攀隆:“老实人 , 汉仗 , 去得” 。当看到叫周琬时还说他有点可怜:“瘦长 , 人可怜见的 , 中平 , 好 , 汉仗 。”(《清高宗实录》)有的官员还被他形容成:“碎相貌卑微、小材料 。”在其点评的字眼中 , 多见“似”或“似好” , 在语气上有不确定的成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