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咏菊诗写得最好 , 当属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 , 不服来战!
古代诗词中的“菊花” , 因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深秋季节傲霜怒放 , 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 , 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 , 多有诗文加以赞美 。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 , 此花开尽更无花”;女词人李清照的“不如随分尊前醉 , 莫负东篱菊蕊黄”;韦庄的“红兰莫笑青青色 , 曾向龙山泛酒来;”白居易的“耐寒唯有东篱菊 , 金粟初开晓更清”;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菊花何太苦 , 遭此两重阳?”晏几道的“黄菊开时伤聚散 。曾记花前 , 共说深深愿 。重见金英人未见 , 相思一夜天涯远 。”丘浚的“浅红淡白间深黄 , 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 , 可怜开不为重阳 。”这些诗人 , 名人写的咏菊诗 , 不管从意境还是情感来说 , 都不愧是写诗咏词的大家作品 , 都值得称道但相比于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写的咏菊诗还是稍逊色了一些 。
【白居易咏菊的诗句 咏菊的诗句有哪些】咏菊的诗句有哪些(白居易咏菊的诗句)
下面我们看下黄巢对咏菊诗怎么写的 , 大家欣赏一下:
待到秋来九月八 , 我花开后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 , 满城尽带黄金甲 。
我们看黄巢的这首咏菊诗 , 黄巢一反传统的观念 , 对菊花大加讴歌与赞扬 , 更显出菊花精神抖擞、威力极大 。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并列在一起 , 构成鲜明的对照 , 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 。我们说言为心声 , 有什么样的思想考虑 , 就会有什么样的诗文面世 。这是一首咏菊喻志诗 , 题为《不第后赋菊》 , 作者黄巢本来是一个他善武能文的人 , 谁知屡次考试不第 , 心声不满 , 是对封建王朝腐朽统治不满 , 是对科举考试制度不满 , 自己本是一个爱学好学之士 , 自己本可以科举及第 , 而总是处处碰壁 , 屡次以失败告终 , 心中就产生了有意推翻唐王朝封建统治的思想 , 只能用诗文反映出来 , 此篇诗文显示黄巢的伟大抱负 。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 , 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 , 那么 , 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 。这一句斩钉截铁 , 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
黄巢形象
黄巢 , 山东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 , 世代贩盐 , 家资富足 , 善击剑骑射 , 通文墨 , 以雄辩名著一时 。他善武能文 , 屡试不第 , 对唐朝黑暗统治极为不满 。《不第后赋菊》这首诗 , 表达了他藐视腐朽的封建统治者 , 要举行农民起义的志愿与坚定决心 , 设想将来有那么一天 , 他要带着身披黄金盔甲的战士攻入长安 , 推翻唐朝的反动统治 。
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
下面我来分句解读此首诗的寓意 , 深度了解此诗的内涵:
“待到秋来九月八” 。九月初八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前一天 , 古人有重阳登高赏菊的习俗 。作者此处不用九月九而用九月八 , 是为了诗歌的押韵 。
推荐阅读
- 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
- 形容老板抠门的对联
- 仲父吕不韦是怎么死的
- 形容魅力的成语
- 中国最长的朝代是哪一朝共多少年
- 形容海的四字词语
- 手工制作香甜可口的米糕,简单易学!
- 销售产生的增值税要计入成本吗
- 蔓越莓饼干的做法 蔓越莓饼干来了
- 形容千万不能浪费时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