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口头禅大全 四川话骂人的方言不带脏字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怀疑人生:平时对四川话的印象,说好听点叫“接地气”,不好听就叫“土”、“俗”,居然还能和古代典籍挂上钩?
其实,有这种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四川话了解不够 。虽然我们天天都在说四川话,但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词语、用法,却未必能够刨根问底、追本溯源,所以也不知道很多四川人口中的“土话”,居然都来自古代典籍 。
不信?下面我就举几个出自古代典籍的四川话常用词作为例子:

四川方言口头禅大全 四川话骂人的方言不带脏字


1. 宝器(出自《世说新语》)
宝器,也写作“宝气”,虽然这是四川话中出镜率比较高的一个词,还衍生出了“哈宝儿”“宝筛筛”等用法,但我敢说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来历 。
其实“宝器”的出处,翻开《世说新语》就能找到答案 。在该书的《排调》篇里,有这么一个故事:“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刘孝标注:以戏周之无能 。
请大家注意,在这个时候,“宝器”就有“傻且不自知”的意思了,和今天四川话里的“宝器”的意思基本一致 。
2. 恍兮惚兮(出自《老子》)
听到“恍兮惚兮”这个词,是不是又想起了不小心做错了事被家长和老师的责骂声支配的恐怖?这个词确实是四川娃儿因粗心而挨训时经常听到的,有时候还被简化为“恍”——你这个娃儿硬是恍得很!
可能你以为恍兮惚兮是个四川土话,然而人家的出身很高贵的:出自《老子》(道德经)第21章 。原文是: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是不是顿时觉得四川的家长和老师都是成语小天才,训个孩子都要引经据典的?其实人家老子说的“恍兮惚兮”原意是“迷离、难以捉摸”,用来形容“粗心大意”可以说是四川人的“活学活用” 。
四川方言口头禅大全 四川话骂人的方言不带脏字


3.散眼子(出自《庄子》)
四川话形容一个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常说这个人是个“散眼子” 。其实这个“散眼子”应该写成“散焉者”,原文出自《庄子·人间世》:“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就是万物的变化,是禹和舜所把握的要领,也是伏羲、几蘧始终遵循的道理,何况像我们这样闲散的人呢!””
【四川方言口头禅大全 四川话骂人的方言不带脏字】这里的散焉者,是指一个人散淡闲逸、无拘无束的样子,体现了典型的“道家思维”,属于褒义词 。至于为啥在四川话里变成了贬义词,这个就有待考证了 。
4.心欠欠(出自《礼记》)
心欠欠,四川话中指遗憾、不满意的心态,比如“昨天专门去吃那家网红串串儿没吃成,今天还心欠欠的 。”
心欠欠的正确写法应该是“心慊慊”,这个“慊”字出自《礼记·坊记》:“使民富不足以骄,贫不至于约,贵不慊于上 。”郑玄注:“慊,恨不满之貌也 。”和四川话“心欠欠”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致 。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有一篇《梦归赋》,里面有一句“心慊慊而莫违 。”可见“心慊慊”这句“土话”也是入得了《全唐文》的 。
5.雨飞飞儿(出自《诗经》)
雨飞飞儿,四川话中的“毛毛雨”的意思 。这个词的也很古老,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里的名篇《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五代后蜀词人毛文锡的《醉花间》词里有这么一句:“昨天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形容小雨绵绵的样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