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关羽的巅峰之战 三国演义关羽水淹七军主要内容

关羽的巅峰之战:水淹七军!
自刘备从孙权手中借走南郡后,荆州的归还问题便成为蜀、吴两国矛盾的焦点 。
孙权虽一再派人向刘备讨债维权,但都无功而返 。刘备攻取益州后,孙权又派诸葛谨去向刘备主张权益,结果还是白跑一趟 。
恼羞成怒的孙权令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闻讯立即率军东下前去争夺失地 。
曹操趁机大举进犯汉中,刘备担心腹背受敌,便向东吴请和,孙权权衡利弊后同意罢兵 。
双方以湘水为界,湘水以西的南阳、武陵、零陵三郡归刘备;湘水之东的桂阳、江夏、长沙归孙权 。

堪称关羽的巅峰之战 三国演义关羽水淹七军主要内容


刘备经过苦战,终于赶跑了曹操,将汉中正式收入囊中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刘备令荆州守将关羽出兵攻打襄阳和樊城,开始实施隆中对的战略计划 。
接令之后,关羽命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又沿江设置烽火台,令人昼夜守护,加强对东吴的警戒 。
安顿好后方之后,关羽亲率三万大军围攻樊城 。
樊城守将曹仁见蜀军势大,急忙派人向曹操求救 。曹操恐襄樊这一战略要地有失,特遣以刚毅稳重而著称的于禁率七军三万余众前去救援 。
曹仁令于禁与庞德屯兵于樊城北面的罾口川一带,与城中的守军遥相呼应 。关羽见曹魏援军赶到,便停止攻城,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
由于双方的实力旗鼓相当,所以于禁和关羽都在努力地寻找对方的破绽,等待歼敌良机的出现 。
时间进入八月后,襄樊地区阴雨连绵 。关羽长期镇守荆州,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十分了解,所以不仅提前准备了战船,而且他还有远见地将军队驻扎在高地 。
这些预防措施在这场大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大雨连下十数天后,汉水暴涨,洪水如脱缰野马冲破堤岸,狂泻而下,致平地水深数丈 。
洪水骤至,驻扎在平地的魏军猝不及防,于禁所率的七军将士们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全在水中挣扎逃命,伤亡惨重 。
于禁见势不妙,忙带着众将逃往高处,放眼望去,四下里一片泽国景象 。
关羽的水军乘战船四处出击,在水中漂浮的魏军只能任人宰割,最终全军覆没 。
于禁见大势已去,只得向关羽请降 。庞德为报曹操的知遇之恩,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落水被俘 。关羽在劝降无果的情况下将其斩杀 。
荆州军大获全胜,曹魏的三万多将士尽被关羽所获,关羽威震华夏,迎来了其人生的巅峰时刻 。

堪称关羽的巅峰之战 三国演义关羽水淹七军主要内容


关羽之所以能在兵力在占优势的情况下全歼对手,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关羽知已知彼,未雨绸缪
关羽经营荆州多年,对当地的天文地理情况了然于胸,所以在安排起兵时间及具体作战部署都极为合理具有针对性,并预判出汉水将发生洪水泛滥的情况,提前准备了战船 。
2.于禁坐失战机,屯兵失误
魏军多为北方人,特点是弓马娴熟,善于野战,但不习水战 。
于禁对南方的气候特点一无所知,又未对战场附近的水文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即草率地屯军于樊城城北十里之外的低洼之处,犯了兵家之大忌 。
3.关羽体恤士卒,三军用命
关羽其人傲上而不忍下,他对手下将士的关心爱护,充分地转化为战场上的战斗力,直打得曹仁闻风丧胆,徐晃裹足不前,于禁七军尽没 。
4.曹军将帅离心,七军遭殃
庞德原是马超帐下的一员虎将,后来马超归降刘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