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主观明知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主观明知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对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那么如何认定交通交通肇事逃逸呢?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
以下两种情形不应认定为逃逸 1、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况,不应按交通肇事后逃逸来处理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害人亲属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而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2、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例如,被告人张某在交通肇事后,立即让随行的人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发现被害人已经死亡 。此时被告人张某也负伤在身,其家人将其送往医院,到达医院后,其委托亲属向公安机关报案 。该案就不应认为具有逃逸行为 。
交通肇事逃逸司法解释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该司法解释强调认定逃逸的行为应同时具备主观客观要件,客观方面为逃离现场,同时又强调交通肇事的主观罪过,即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的行为 。一、主观上 从主观上看,逃避法律追究不是肇事者逃逸的唯一目的 。实践证明,肇事者逃逸的目的至少有两个,一是逃避救助伤者的作为义务,二是逃避法律追究 。甚至有的肇事者是以逃避救助义务为其主要目的 。因而,在逃逸的目的上,将救助义务撇在一边,只强调法律追究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二、现场的紧急情况 从现场的紧急情况看,法律不应当只注重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而不注重救助伤者的性命 。当发生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眼见伤者血流如注,危及生命,作为肇事者,是应当先救助伤者,还是应当先去自首,不逃避法律追究呢?显然,正确的回答只能是先救助伤者 。因为救助伤者刻不容缓,追究责任缓之无妨 。因此,当肇事者逃跑的时候,他首先背弃的是救助伤者的作为义务,其次才是不逃避法律追究的义务 。况且,就两种义务的重要性而言,显然也是前者大于后者 。三、惩罚与救助的逻辑关系 从惩罚与救助的逻辑关系上看,法律也不应当把追究责任放在首位 。前文已经指出,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身负两种义务,一是救助伤者的义务,一是接受法律惩罚的义务 。为什么要救助伤者?是为了恢复伤者的健康,维护人权;为什么要惩罚肇事者?是因为他造成了伤害,侵犯了人权 。可见,追究法律责任的目的正是因为造成了伤害 。既然如此,就不能为了追究法律责任而耽误救助伤者 。否则也就失去追究法律责任的实际意义 。四、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社会关注的焦点看,也不应将追究逃逸者的法律责任放在首位 。众所周知,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社会问题 。该问题一出现,立即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社会关注的焦点恰恰是肇事者不救助伤者而不是逃避法律追究的问题 。五、刑法原理 从刑法原理上讲,也不应重点考虑追究逃逸的法律责任问题 。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刑法只把犯罪后不逃避法律追究(自首)的行为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但不把犯罪后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作为加重处罚的情节 。交通肇事罪同其他犯罪一样,尤其同其他过失犯罪一样,不应把犯罪后的逃跑行为作为加重处罚的理由 。刑法第133条之所以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加重处罚,立法本意在于督促肇事者救助伤者,而不在于督促肇事者不要逃避法律追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