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晒秋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由于“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 , 故又称为“重九”,便有了九九重阳节这一说法 。

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所以每当重阳节来临的时候,人们都会登高山、登高塔,杜甫写的《登高》便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
2、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 , 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每到重阳节的时候,人们都会赏菊、喝菊花酒,以求与陶渊明更加接近 。
3、插茱萸和簪菊花
唐代的时候,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的已经很普遍了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

关于重阳的古诗
1、《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
2、《九日登高》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九九重阳节又叫什么节】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人情已厌南中苦 , 鸿雁那从北地来 。
推荐阅读
- 赶脚的节奏是什么意思
- 融资融卷是什么意思
- 指南针里有闯和走是什么成语
- 四时养生指的是什么春秋养
- 植物棉是什么材质
- 小满是什么意思 小满节气的含义
- 为什么蒸的馒头有点黄 馒头蒸出来有点黄原因是什么
- 含羞草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质量守恒定律是什么
- 鼠目寸光的故事 鼠目寸光的成语故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