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餐馆都能吃到什么?

宋朝,那可是吃货的美好时代啊!
“在北回归线温暖的阳光下,农作物创造出更丰富的食材,并通过发达的市场网络输送到各地……”此句应该由赵忠祥老师那样的奇男子,以浑厚磁性的男中音缓缓道出 。“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又到了狮子和斑马......”啊呸,应该是广袤的中原大地终于迎来了一日三餐的时代——在中国饮食史上,两宋绝对是最好的朝代之一,这是一个大转折时期,在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推动下,人们的食材从匮乏走向丰盛,食谱走向多样化,而且有了夜生活之后,平民的饮食习惯也从之前的二餐制逐渐变成了三餐制 。
唐朝虽然风气逐渐开放,但平常还是实行宵禁,只有元宵节及前后两天例外,所以大伙攒着劲儿疯耍,然后太平公主就揭下了薛绍的面具……
【宋朝的餐馆都能吃到什么?】“这位美女,你知道安利吗……
有宋一代,可没有了这些限制,开封和杭州都是不夜之城 。坊市合一,营业时间、地点没限制,夜市三更未了,早市五更开场,间有鬼市,甚至还有跳蚤市场、快餐店铺 。
“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之 。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 。”北宋蔡绦在《铁围山丛谈》如此形容开封夜市的繁盛,这是整个开封最热闹的地方,酒楼林立、灯火通明,蚊子最惧怕这些了,所以在这里了无踪迹 。
餐饮业高度发达,连带着武松他哥这样的小BOSS也能买楼置业抱得女神归 。
“我不是潘金莲……”
“知道了,下面这位才是……”
“谁在叫我?”
宋朝夜市的饮食五花八门,价格便宜,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等等,每份十五文(《东京梦华录》卷二),因此人来客往,买卖兴旺 。如果花上一文钱,你能买两只大闸蟹,在歌舞厅(瓦子)喝一杯茶,不贵(当时普通百姓每天收入约一百文) 。
开封最热闹的马行街夜市,街长数十里,灯火明亮,如同白昼,遍布铺席商店,还夹杂着官员宿舍 。一到晚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不逊色于电气时代 。
从朱雀门到龙津桥,则是开封最有名的州桥夜市,也就是《水浒传》里杨志卖刀的地儿 。州桥附近店铺林立,有金银铺、彩帛铺、果子行、鱼行、肉行、工艺用品社、酒楼、饭店、香药铺、杂货铺等等 。
再来说说杭州,如果在宋朝时流连此地,必将口水连绵:戈家蜜枣儿、宋五嫂鱼羹、官巷口光家羹、寿慈宫前熟肉、中瓦前职家羊饭、钱塘涌金门灌肺、杂卖场前甘豆汤……解馋零食、饮料,果腹的炖肉拌饭,一周七天不遗余力地吃,都不够嘴巴忙活的 。
在夜市里还能吃到火锅 。宋朝有个林洪,他在《山家清供》中写自己和几个吃货聚会,把肉切成薄片,用黄酒、酱油、花椒腌上 。桌上放只风炉(唐时用之煮茶),风炉里放半锅水,等水烧开,吃货们立马伸筷,夹住肉片,在热水里烫熟,然后蘸着碗碟里的汁料,大快朵颐 。林洪这个妙人,为这场火锅盛会取名“拨霞供” 。和现代火锅,没差别吧?
《水浒传》“李逵元夜闹东京”中,宋江、燕青、柴进和花魁娘子李师师搞宵夜,侍婢“捧出珍异果子,济楚菜蔬,希奇按酒,甘美肴馔,尽用锭器,摆一春台” 。
“啊?!有宵夜?啊?!没叫我?!”
数一数,这四个货宵夜吃的:第一轮,上各类“果子”点心,开胃;第二轮,上各类菜蔬,顺气;第三轮,上各类下酒菜,勾酒虫;第四轮,上各类美味佳肴,正餐 。餐具是啥?金银器皿 。
菜多不多?满满一大桌 。
“我说找不到人呢,原来你们在这里吃独食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