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什么修辞手法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意思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诗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 。这句诗的字面意思是:宁可吃饭时没有肉吃 , 也不能让住所附近没有竹子 。而诗句中的“肉”实际上类比的是荣华富贵,“竹”类比的是君子的气节,诗人借“肉”与“竹子”表达了风雅高洁的志向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什么修辞手法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意思



宁可食无肉的出处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出自《於潜僧绿筠轩》,原诗如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什么修辞手法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意思



译文:
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
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 。
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 。
旁人若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高还似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什么修辞手法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意思】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君,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 , 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