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专项整治生猪养殖打造浙江生态示范区


浙江:衢州专项整治生猪养殖打造浙江生态示范区


连日来,一项整治生猪违规养殖反弹工作,引出一场整治“为官不为”大举动,形成了一股强悍的社会舆论冲击波 。“养猪”与“为官”看如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却被一些“好事者”、“不明事理者”解读为单一的因果联系,被曲解成“为官”之“为”就看“一头猪”,有的还以消极的看客心理泼寒水、说风凉话 。
【浙江:衢州专项整治生猪养殖打造浙江生态示范区】这当中的一些理解和说法如是而非、误导舆论,需要纠偏,不得不说 。
很显然,我们不能偷换两组概念:一是和猪过不去,并不是和养猪过不去,而是与粗放型生猪养殖所造成的污染过不去;二是和猪过不去,并不是和规范养猪过不去,而是与当下浮现的违规重养行为过不去 。在澄清这两组概念的前提下,污染、违规与为官者视而不见、充耳不畏十间,才是直接的因果联系,才是此因对应此果的关系 。
其实,这是锤炼、检验干部工作作风的一面镜子 。最近一段光阴,在各地乡镇流行一句话:“如今的官帽子吊在一根猪尾巴上,猪尾巴动一动,帽子就要落地 。”此话多少带有点调侃的滋味,但也说明了这剂猛药,的确惊醒了不少人 。为官之“为”不只是看能否治好“一头猪”,“两学一做”的落脚点在于一个“做”字,为官一任,主政一地,造福一方,这才是真正的“安全帽” 。“猪尾巴”仅仅是“为官”者应关注的民生之一,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包括不久前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八项重点工作”,件件是民生,事事涉及为官之责 。退一步说,要是连一根猪尾巴都把持不住,为官者又能有何为?“五水共治”快三整年,我市两夺“大禹鼎”,其间有过各种形式的治污反弹、污点曝光,但大多侥幸过关,遇事者暗称倒霉,没事者窃喜 。这样的心态下,为民造福只能是一句套话 。
就猪说猪,生猪养殖曾是衢州市“三农”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我们还需细算另一笔账,以养一头猪相当于7个成年人排污量计算,粗放养殖、随意排污,赠柔弱的环境承载带来了硕大的压力,尽管有多种污染物归收再利用的途径,但生猪养殖依然是我市农业面源污染中的最大污染源 。污水横流、污物乱堆、蚊蝇纷飞,地表水黑臭、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浮现和矛盾叠加,使沸腾民怨直指生猪养殖 。从2013年开始,衢州市委市政府抓住“五水共治”的契机,顺应民意,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整治生猪养殖,关停小、散户,划定养殖区域,推行零排放,让生猪养殖与环境承载之间形成新的平衡,生态改善、乡村变美,来之不易的战果有目共睹,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
实质上是和违规重养反弹行为过不去 。巩固战果比取得战果要难得多 。一家违规重养不管不问,一家建规排放充耳不闻,紧继而就会产生“破窗”效应,由量变而质变,一不留神就归到三年前,几年心血付之东流 。下狠招,兜底线,矫枉必须过正,没有退路,否则“撑死胆大的,饿死胆怯的”,将会产生另一种社会不平等 。
从根本上说这是为了加快推进衢州市农业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 。传统产业转型并不全是“华丽”的,更何况生猪养殖这一传统产业与我市农民的生产、生存、生存和技能的依存度如此之高,再加上还与当下农村劳动力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有阵痛,有泪水,也有迷茫,都在情理之中 。但通过转型,走绿色现代农业之路,是时势所迫、趋势所向 。尽管路途还很长,但能不能及早迈出这一步,未来的结果却尽全不一样 。任何闲谈与妄议,都无助于以生态文明力促转型发展 。现在我们所能做和应该做的,就是帮助留养户做好污染管理、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帮助弃养户多动脑子、多想点子、多找路子,扎扎实实地引导农民及早走上走准转型之路、致富之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