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清明节是农历三月初三或初四,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这个节日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晋国的文公曾经因为感到祖父的墓地过于荒芜而命令下属将其整修 。此后这个习俗就被一些地方推广开来,成为了祭祖的传统 。在周朝时期,古人称这个节日为“寒食节”,因为此时寒食已经开始,人们在祭祖之余也要备下饭菜来纪念逝去的亲人和先贤 。到了唐朝时期,清明节已经成为了一个正式的节日 。唐玄宗在位期间修建了永泰陵,他也是第一个在清明节祭扫皇家陵墓的皇帝 。在当时,祭祀是非常讲究的,所以在每个地方都有一些祭祀的规矩,如在琼州,要咬下鸟头吞下鸟血才算是真正祭过;在山西,民间还有烤鸟蛋、玩河蚌等恢复生机的民间活动 。清明节的另一个重要的由来是屈原 。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楚国的一位贤臣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很多忠良都容易惹恼当时的科举官,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 。在秦朝崛起后,秦始皇不想忍受楚国继续存在的威胁,于是派出手下将屈原流放到鄂州 。后来,屈原听到故乡被侵略,感到无望,心中极为痛苦,最终跳入了汨罗江自尽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爱国者,人们就在每年的清明节唱起了《离骚》 。同时,还有划龙舟的民俗活动 。从此,这一天也成为了纪念屈原的日子 。总之,清明节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留下了许多风俗和习惯 。通过祭祀和缅怀逝者,人们向过去致敬,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