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kōng)、篌(hóu) 。基础释义:古代弦乐器 , 分卧式、竖式两种,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 。详细释义:古代拨弦乐器名 。有竖式和卧式两种 。《史记·孝武本纪》:“祷祠泰一、后土 , 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箜(kōng)、篌(hóu) 。
基础释义:古代弦乐器,分卧式、竖式两种,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 。
详细释义:古代拨弦乐器名 。有竖式和卧式两种 。《史记·孝武本纪》:“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 , 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 。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在民间也流传 。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 , 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
【箜篌怎么读】从古代大量演奏图像中所绘的竖箜篌和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的我国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残件看,它的音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 。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又常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 , 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