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的“玉”,更像“丰”字 。
《说文》曰:璜 , 从王黄声;琮,从王宗声;璋,从王章声;璧 , 从王辟声 。等等皆如是 。
“玉”作部首,其实就是“王”作部首 。
后来,人们为了将“玉”与“王”,加以区别,才加上了一“点” 。
“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楷书变化
其次,“王”加上一“点”称为“玉”,是汉字中“俗字”书写特点 。
所谓“俗字”,通常指区别于“正字”的一种“通俗字体” 。
周有光先生说:“俗体字的产生在历史上没有停止过 。……各种字体里都有俗体字 。”
比如甲骨文和金文,裘锡圭先生说:“我们可以把甲骨文看作当时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而金文大体上可以看作当时的正体字 。”
“俗字”或“俗体字”,往往都是为了“书写”方便 。在这个过程中,加一笔或减一笔的现象,十分容易出现 。
比如说,“王”写为“玉” 。
各体“王”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现代日语中的很多汉字,好像或“多笔”或“少笔”,其实,几乎皆来自中国古汉字中的“俗字” 。比如——
變作変、步作歩、兩作両、歸作帰、龍作竜、惡作悪、藥作薬、權作権、舆作与、繼作继…… 。
还有相当多,都是在中国使用了很久的“俗字” 。
日本有没有自己创造的汉字“俗字”?
有,但不多,如沢(泽)、辺(边)、売(卖)、対(对)、円(圆),等等 。
唐代苏鹗《苏氏演义》卷上云:“只如田夫民谓農,百念爲憂 , ……囗王爲國,文字(子)爲學,如此之字,皆后魏流俗所撰,學者之所不用 。”
“囯”和“国”,都是由于“会意”而俗写了“國”字 。苏鹗认为其属于“后魏流俗” , 其实可能还要更早 。
无论如何,“国”不是日本“略为”的“发明创造”,而是中国六朝之前以致早到汉代的“俗字” 。
推荐阅读
- 金针菇怎么做好吃
- 酸豆角怎么弄才不那么酸,泡的酸豆角太酸怎么办
- 茭白炒肉丝怎么炒好吃,茭白炒肉丝的做法窍门
- 果农怎么卖水果 果农如何在微信卖水果
- 如何退出微信群聊不留痕迹 怎么退出微信群但保留聊天信息
- 咸阳郑国渠旅游风景区游玩路线
- 中国有多少个兵力 我国有多少兵力
- 春饼怎么和面透明又软 春饼面怎样和才能软软的
- 苦瓜汁怎么做
- 中国最辣的辣椒排名在哪个省,中国十大最辣辣椒排名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