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在哪个地方 长城在哪个地方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 , 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 。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 。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 , 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 。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约公元前220年 , 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 。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 , 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
概况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 , 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 , 纵横十万余里”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 , 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长城修筑的历史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九世纪的西周时期 , 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 。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七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 。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 。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
公元前221年 , 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 。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定 , 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 。除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蜿蜒一万余里”,从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 。自秦始皇以后 , 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 。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 , 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千米或10000千米 。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多 。清朝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 。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 , 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 。以明长城为例 , 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 , 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 , 称作“九边重镇” , 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 , 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 。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 。总兵官平时驻守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