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的出处和解释 舍生取义出自于哪里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
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了数量和质量都极为庞大的刺客群体 , 到秦汉又演变为游侠儿,直到如今武侠小说的流行,更是塑造出了许多经典的侠客形象 。今天我们探讨一下古代刺客、游侠的生死观 。

舍生取义的出处和解释 舍生取义出自于哪里


无论是刺客还是游侠还是侠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轻视生命(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生命),为了完成任务不惜自残形体 , 甚至还有为了取信于对方故意杀了自己妻儿老小这种事情 。
而在完成刺杀任务后,自己如果能活下来,这些刺客却奇怪的不愿意继续活着,大多数都是选择了自杀 ,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士为知己者死“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出自《史记.卷八十六.刺客传.豫让传》:“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智伯 , 则吾魂魄不愧矣 。”
舍生取义的出处和解释 舍生取义出自于哪里


说这句话的人是智伯的家臣豫让 。智伯是晋国最大的权臣 , 一度联合魏韩差点灭亡赵家,赵襄子后来说服韩魏反叛,三家共同灭亡了智伯 , 并且瓜分了晋国,这一事件称之为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的结束,战国的开始 。
豫让就是上面故事中失败的一方–智伯的家臣 。智家灭亡后,赵襄子为了报复智伯对自己的侮辱,把智家两百余人全部杀死,并且把智伯的头颅做成了酒器 。这一做法让智家家臣豫让深感侮辱,于是豫让决定替智伯复仇 。
舍生取义的出处和解释 舍生取义出自于哪里


第一次,豫让伪装成清理厕所的人,千辛万苦混入赵襄子家的厕所里等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刺杀他 。但是赵襄子上厕所前心血来潮,让人先检查一下厕所,豫让就被活捉 。赵襄子问他意欲何为?豫让也很干脆的说:“欲为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算了 , 结果赵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就是了 。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士啊 。”就把他放走了 。
第二次,豫让的相貌已经被赵襄子记住了 , 于是豫让吞碳烧坏自己的声带,把生漆涂在自己身上,毁坏自己的容貌,藏在赵襄子路过的桥底下准备行刺 。但是赵襄子又一次心血来潮,过桥的时候让侍卫检查一下桥底下,豫让又被活捉了 。
赵襄子这一次决定不能放过豫让,豫让也决定自己死定了,就要求死前刺杀一下赵襄子的衣服,算是完成任务,赵襄子认为豫让这样的人才要死了,应该满足他的心愿 。于是赵襄子拿刀刺坏了赵襄子的衣服,说出了著名的:“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然后自杀 。
二、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舍生取义的出处和解释 舍生取义出自于哪里


在春秋战国时期,阶级区分特别明显,贵族从周天子、诸侯国君、卿大夫都是世袭,普通百姓只是作为国人、野人压根不受重视 。
假设有一个普通人天天吃糠咽菜,还上顿不接下顿,挣的钱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照顾小孩;你空有一腔志向和本领,但是因为血统不够高贵,只能一辈子穷困潦倒与乡野之中 。

推荐阅读